東京-銀座,日本最大的商業圈,但曾經的繁華這裏已經不可再見了,隻有到處遊蕩著的軍人和一輛輛呼嘯而過的軍車。一座座高樓大廈死氣沉沉的矗立著,如同這混凝土森林中的幾株枯木。天空也失去了往日的蔚藍,變的暗灰暗灰的。一陣旋風刮過,幾張廢紙打著旋的飄起……
自從發生武裝政變以來,政府連續的下達數次‘征召令’,擴充軍備,整個日本現在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兵營,隨處都可見到身著製服的武裝人員。狂熱的日本民眾在右翼軍國主義勢力的鼓動下紛紛的叫囂著“中日決戰”“征服支那,重建皇國之威”
東京-皇宮-禦書庫,作為日本皇室的地下掩體,這裏很多時候也是天皇在戰時召集禦前會議的場所。但此時,全世界的人們都不會知道,一場即將震驚整個世界的陰謀正悄然的在這裏醞釀著。
雖然中日兩國相互之間並沒有直接宣布進入戰爭狀態,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兩個有著千年曆史宿怨的國家舊仇未解、又添新恨。日本軍隊在二戰結束後半個多世紀後再一次的侵入中國的國土,而中國軍隊更是用自己獨步亞洲的導彈技術把戰火直接的帶入到了日本本土。而一天前中國軍隊連續的兩次反擊就給予了日本人以重創,先是在鏖戰中的江北戰場,日本第6師團被全殲,而後增援台灣地區的第8師團更是在未能踏足中國國土一步的情況下就被水葬了。被一連串的失敗衝昏了頭腦的日本右翼分子失去了理智,他們用瘋狂的舉動,把這個島國徹底的送上了末日審判的天平台。
淩晨4 時11分,天邊已經泛出了一絲的魚肚白。沒有一絲的風,秋老虎帶來的悶熱讓人很是不舒服,晨練的人們早早的就步出了家門,趕早市的商販也開始陸續的出現在街頭巷尾、寬闊的長安街上隻有稀稀的幾輛車疾馳而過。北京,這座中國的心髒城市此時剛剛從慵懶的沉睡中醒來。盡管戰爭已經在南方打的死去活來,但這裏並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所有中國人的臉上依然都寫滿著憧憬勝利的那份自信,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航天指揮中心,一個個麵色冷峻的軍人正牢牢的盯著麵前那巨大的LCD顯示屏幕上的道道曲線。諾大的指揮廳內充滿著緊張的氣氛。所有人的心幾乎的都已經提到了嗓子眼。
一分鍾前,瘋狂的日本人終於選擇了與中國的戰爭,在日本政府宣布與中國全麵進入戰爭狀態的同時,四十餘枚‘櫻花’中程彈道導彈拖著毒焰從種子島、北海道旭川等數個導彈發射基地升騰而起……
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軍方正式提出‘星球大戰’計劃,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都紛紛的把目光投向了那遙遠的高疆域。中國也不例外,在‘國家863計劃’中導彈防禦被定為重要研究課題之一。
當美國人在全力打造他們的國家導彈防禦係統(NMD)、戰區導彈防禦係統(TMD)的時候,中國的科研人員也在努力的發展著自己的‘殺手鐧’,而作為國家之盾的‘國家導彈防禦網’更是‘殺手鐧’工程的重中之重。
爭奪那片高疆域的戰鬥雖然沒有硝煙,但卻同樣的充滿著濃重的火藥味。在這裏,大國之間的角逐從來都沒有停止過,盡管科學家們在呼籲著‘太空資源人類聯合開發’。但在政客和軍人的眼裏看來,占據著大氣層之外的絕對優勢也就掌握著打開未來戰爭勝利之門的鑰匙。在任何時候,科學技術發展的最大推動力正是軍事,無論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還是核能的利用,都是同樣的道理。
自從‘神舟1號’宇宙飛船成功的進入太空以來,中國政府也明顯的加快了太空軍事力量的建設,這些隻是打著‘資源衛星’發射、‘探測衛星發’發射的招牌,做事低調的中國人並不像西方國家那樣的喜歡張揚、喜歡炫耀自己的科技力量、喜歡把別國拿來做自己的高新武器試驗場。
部署在高、低、近地軌道內的各種偵察衛星構成了敏銳的‘天空之眼’,這些一絲不苟的目光牢牢的注視著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用於反彈道導彈的衛星紅外線監測係統、各種通信衛星、‘北鬥’衛星導航係統以及與歐盟共同開發的‘伽利略’衛星導航係統,忠實的為那些部署在地麵上的早期預警係統、雷達、管理與控製係統提供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