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最危險的時刻-第九十八章 朝鮮的終結(1 / 3)

第四部 最危險的時刻-第九十八章  朝鮮的終結

第九十八章  朝鮮的終結

日本天皇用帶著點悲愴的語氣發表全球廣播:“我軍為了維護世界和平,為了將朝鮮人民從獨裁者的魔爪中解救出來,進入朝鮮,但遭到了喪心病狂的金正日的核彈攻擊,死傷慘重。截止到目前,我軍共計死亡二萬三千人,受傷六萬人,遭核幅射危害,十萬以上。另有剛獲得自由的朝鮮平民六萬多人傷亡。如果說,金正日使用核彈是兩國交戰,逼急了而為的話,那麼朝鮮平民又辜?金正日何以采取如此這般滅絕人類的作法?”

躲在防核掩體中的金正日聽了納悶得很,一枚僅五千噸當量,而且不能充分爆炸的核彈能有這麼大的威力?總共導致二十四萬人傷亡?導彈的落點在沙裏院的郊區,從中國同誌那得來的衛星地圖上看,這一塊全都是日本軍隊,一個平民都沒有,怎麼會有那麼的多平民傷亡?一定是日本借題發揮,大做文章了。他很想和日本打了一場宣傳輿論戰,可惜朝鮮的聲音太小,世界跟本聽不到他的聲音,就像朝鮮境內,隻能聽到“主體思想”,聽不到任何的外來聲音一樣。

日本在宣傳方麵絕對是老手,就製造輿論而言,美國都得甘當學生。舉個例子,韜光養晦。這被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戰略方針,搞得世界人人都知道,就連中國內部的小老百姓也知道。大讚這一政策的英明。也確實避免了許多衝突,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人人都知道的東西,就不叫秘密了,結果被中國的周邊國家利用,從東海的釣魚島到台海,到南海那一個國家和地區不是反其道而克之?結果中國利益爭奪中處處被人克製,束手束腳,處處失利。因為他們知道,中國在韜光養晦啊。惹了中國,中國也不敢大打出手。這讓中國的崛起變得曲折而艱難。

事實上,運用韜光養晦做得最好的是日本。日本被人家扔了二顆原子彈,無條件投降,還被蘇聯占去了北方四島,被美國駐軍,發展條件多難?但日本卻在戰後三十年,奇跡般的崛起,直到美國人發現自己的國土都快被日本買完了,這才驚訝的發現,曾經的那個伏首貼耳的戰敗國,仿佛是一夜之間成為一個堪與美國競爭的大國了。

隨後,中國危脅論、朝核危機鬧得世界神經緊張,當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的朝鮮的時候,日本悶聲不響的在經濟上超過了美國,又大肆發展軍隊,其軍事力量比美國還強。

難道美國和全世界都是瞎子嗎?讓日本不知不覺的取代了美國的地位?

何以能之?日本的宣傳輿論使然,誤導了公眾的視聽。

日本想發展經濟就宣揚赤化威脅,結果打了場朝鮮戰爭,日本通過接聯合國軍的軍火訂單,從戰後的頹敗轉變了過來。蘇聯解體,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實行,擔心被美國人引為競爭對手,又宣揚“中國威脅論”,轉移美國的矛頭。日本有了經濟實力,又想向政治大國,軍事大國轉變,但受《和平憲法》的限製,和美國以及東亞各國的猜疑和恐慌,又運用宣傳戰,將朝核危機無限製的在人們麵前擴大,借機完成了軍事大國的轉變。現在,借著這枚核彈,日本轉眼間,就由不正義的入侵者,變成了正義的和平衛士。

遇上日本這樣即有智慧又能發揮團隊協作威力的竟爭對手,金正日自以為聰明的國境內,無定點的“核試驗”,成為一個可笑的小聰明。

聯軍總司令永木長武上將,手中同樣拿著一份傷亡報道,當然這一份報告的數字是真實的。“……我軍第八裝甲師的陣地遭到一枚當然為四千噸TNT的核導彈攻擊,由於事先做好了準備,裝甲師具有三防功能,傷亡較小,僅犧牲了一百七十一人,受傷三百二十人,受核幅射影響二百人。第八裝甲師戰鬥力下降一成。”

永木長武上將有點得意的將傷亡報告扔在韓國代表副司令崔仁浩的麵前,傲慢的說:“這就是朝鮮的核彈!把小巴頓嚇跑了的核彈!”

崔仁浩看了這傷亡數字,感覺比一場小型衝突死亡的人還要少,賠著笑說:“皇軍的,英明。”

永木長武又是一陣囂張之極的陰笑,崔仁浩感覺自己像是處在數九寒冬之中,從頭到腳都被他給笑冷了。

笑聲中,永木長武像武士刀一樣的銳利目光刺向崔仁浩,將他變成了一隻被毒蛇盯上的青蛙,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大日本的百萬鐵甲將在一星期之內踏平這裏!” 永木長武忽然猛的將他的幹瘦的手掌壓在電子地圖上的平壤城,將整個平壤都給蓋上了。

崔仁浩奉承的說:“皇軍英勇,將軍神威,哪用得著一個星期?”

永木長武發覺崔仁浩今天像是變了一個人,從前他雖服從自己的命令,但不奉承的,今天卻用上了拍馬詞,這說明他已經轉變成自己的奴才了,陰冷的怪笑,變成了微笑,拍著他們肩膀稱讚道,有前途!等將來大日本征服了全世界,第一個歸順大日本的民族將有可能和大日民族一起成為新秩序下的上等民族。

崔仁浩冒出一身冷汗,難道日本二戰時的野心又複活了?他們不僅想要朝鮮、中國、還想要全世界,天啦,十個希特勒,也比不上日本的瘋狂。

印尼棉蘭。

棉蘭現在已經成為印尼實際上的首都了,因為無論是軍令,還是政令都是從棉蘭發出的。而那個留在雅加達的人協,基本上成了擺設,他們既得不到資金,也得不到政府的政策支持。無論做什麼,龍居士隻需下令就行了,無論什麼命令都無須人協的通過。有的人協議員見機較早,發誓效忠龍居士,倒謀了一官半職,而反應遲頓或者不屑於與龍居士合作的人,則淪落為貧困的平民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