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的核彈,得到了龍居士一句話的評論:“自取滅亡。”
朝鮮自身不能產鈾,也不能產鈈,在國際原子能組織和美日的打壓下,能造幾顆原子彈?用一枚就少一枚,如此小當量,能嚇住誰?更何況是處心積慮要征服全世界的日本?
朝鮮一將原子彈用之戰場,就喪失了國際唯數不多的同情者,接下來,恐怕無論日本如何的蹂躪朝鮮也不會有人同情朝鮮。而日本人野蠻是出了名的,為了報複,平壤大屠殺將比南京大屠殺更為的血腥。如此朝鮮不但是滅國,而是滅族了。
朝鮮的核彈,更讓中國絕了出兵支援的借口,也讓雇傭軍哪怕金正日以半個朝鮮作為酬金,也不敢接他的任務。
這不是自取滅亡,是什麼?
接下來的事,倒讓龍居士有點難辦。
聯軍占領朝鮮已經是板上訂釘子的事了,那麼接下來,日本入侵中國也是板上訂釘子的事了。一千多名混在解放軍中的雇傭軍兵隻怕是有危險。
危險不僅來源於日本,也來源於軍隊內部。
經過七八年的狼性強化,當初從國內各王牌軍中招來的退伍兵,和其原來在國內時的思維方式與處世原則,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既便那些人摻進去的是其原來所處的老部隊,也會格格不入。
兩種格格不入的軍事文化,會起磨擦。
這不,才到鴨綠江,解放軍的將軍們紛紛要求軍委將雇傭軍士兵給請出去。
龍居士收集了國內傳來的借口,和雇傭兵自己的話,發現主要存在三個方麵的問題。
一、 舛傲不馴,誌願兵自己的說法是,看不慣。
二、 不服從指揮,誌願兵的說法是,書生瞎指揮。
三、 告黑狀,擾亂部隊,誌願兵的說法是,軍官欺上瞞下。
其他的毛病還有很多,諸如“個人英雄主義、毆打軍官、炫耀財富、挑動士兵要求高待遇、擾亂會場秩序……”但上述三條最為嚴重。軍人是什麼,紀律是鐵,令下如山倒,豈能容得士兵討價還價。
但龍居士能夠理解自己這些回去的士兵,他們都是狼啊,是自己的東西就一定會爭取,無論軍官們以什麼樣的借口,也會爭取下去。這樣的一群狼衝到一群逆來順受的士兵中間,能不引起士兵的騷動和軍官的恐懼嗎?
從第三條裏麵,龍居士從中察覺到了所謂的國防優質工程是多麼的觸目驚心。最讓人擔心的是,高級將領們對士兵反應上來的問題,充耳不聞,片麵的相信 “軍優工程”的金字招牌。說不懂工程技術的士兵們跟在帶頭鬧事的雇傭軍誌願者後麵,瞎起哄。給果將氣勢洶洶前來說理的北大師一連的戰士全都關了禁閉。而那個連長,背了處份,還被降了職。
指揮官是一群書生,士兵是一群馴化了的“好好兵”,掩體是一堆嚴重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這樣的防線能抵住日本上下同心的瘋狂進攻嗎?
將這一切,用自己的特殊通道都彙報國內高層?龍居士想起了上次交給國內的,關於海嘯計劃泄密的間諜案資料。至今沒有見國內有什麼動靜。這一回所牽涉到的人,所牽連到的官員,怕是會更廣,更深,誰敢揭開這個蓋子?
國家的前景,令人擔憂啊。
“幸虧我已經跳到體製外了,否則我也得和士兵們一起白白犧牲。”
龍居士苦笑著幸慶。
他麵臨一個兩難選擇,一、將誌願兵召回。這將留給人,言而無信的印像。二、讓雇傭軍繼續呆在國內,看著他們白白犧牲。國內有人提建議說,將誌願兵集中起來,單獨成一軍,人,這樣既不會帶壞解放軍,還能繼續給他們一個報國的機會。但龍居士認為,這樣仍是看著他們白白送死。與他的想法不符。
最終龍居士還是想出一個辦法,既然他們去是自願去的,那麼回來,也可以采取自願的辦法回來,如果歸程有問題,雇傭軍將為他們打通一切關節。
朝鮮的一枚在意料之中的核彈,沒有將美國總統切尼手中的咖啡震掉。
“終於,金正日坐不往了,給日本人償了苦頭。今後的日本將像一隻受傷的野獸一樣,將朝鮮撕成碎片,然後是中國,……”
“再以後呢?”中情局頭頭高斯輕輕的接問了一句。
“再以後,就該輪到美國了。”切尼輕鬆的說,“不過,沒有再以後。地大物博的中國,將戰爭潛力爆發出來,將是驚人的,日本將陷在中國戰場,騰不出手來。”
“恐怕,事實並不如總統先生所說的那樣的樂觀,”高斯分析道:“日本在這次核襲擊中損失極少,預計打下整個北朝鮮也消耗不了多少日軍的戰爭潛力。日本在北朝鮮所得的利益巨大,光北朝鮮的煤就值回軍費,更何況還有鐵、鎢等日本稀缺的礦藏。”
“北朝鮮,彈丸之地,能有什麼?我也不期望他能給日本帶來多大的損失。我將期望寄托在中國的身上。”
“中國嗎?”高斯鼻下有冷氣哼出,“他比北朝鮮更不經打。日本很有可能像當年滿州事變那樣,一個月就戰領中國東北,甚至可能一個星期都不需要。擁有東北之後,借助東北已有的重工業,日本的戰爭機器將會像滾雪球一樣的膨脹起來。”
“高斯先生,你確信自己不是在說笑?”
“我們發現,日本為了第二次侵華戰爭,已經進行了長達三十年的準備:情報收集,布置晏鼠,設置陷阱等等。日本所掌握的中國地理,以及軍民建築、國防工程比中國人自己更清楚,知道中國的弱點何在,並針對性的製定打擊方案。中國的官員被日本滲透和腐化得非常嚴重,這些晏鼠將成為中國處處失利的伏筆。在尋常的經濟活動,以及投資開發中,日本給中國設置了無數的陷阱,這些陷阱將會像定時炸彈一樣,被日本在關鍵時候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