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關係兩國存亡的大戰,雙方共戰死百萬之眾。主戰場在南盆地的高平一帶,餘則包括了北盆地的東陽關,黎城和長治等地。戰爭結束後,趙國元氣大傷,從此一厥不振,走向衰亡。秦國則從此奠定了一統六國、囊括宇內的局麵。
李家鈺對這段曆史十分清楚,回到長治後,帶上自已的副軍長羅澤洲、參謀長魏粵奎及幕僚人員等,逐一踏上當年殺氣衝天的主戰場和津關要隘。來到這近於“浩浩乎!平沙無垠,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的古戰場。歲月雖已經滄桑,但山河依舊,他們在這裏揭開二千多年的塵封,搜尋似乎已經煙滅在這山山水水中的戰場玄機。
實情實地,李家鈺不禁為當年秦軍利用地形地物,誘敵深入,兩翼包抄,這種高度發揮的戰爭藝術驚歎不已。在長平關、廉頗營、秦長城、骷髏山等地,在這些震今爍古的地點,體味二千多年前山呼海嘯般萬馬奔騰的搏殺場麵,尋找戰爭靈感,細細思索當前即將來臨的兩軍對壘的新一輪搏殺。想到這裏,又不禁感歎:“為將一生,今天能在這聲震天下的古戰場上躍馬揮戈,保家衛國,也真是三生有幸啊!”
事情無比湊巧的是,曆史竟如此雷同。後來日軍對長治的圍攻,也恰是用的兩翼包抄戰術,隻不過日軍是由東而西,而且雙方也不是百萬之眾的大決戰。
帶路的響導和當地的村民奇怪的望著這群人:怎麼這夥人同以往來的人都不同,時而極目遠眺,時而爭論,指手劃腳,不知在幹什麼?
時過二千多年後的今天,古戰場的遺址已經是山西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了。精明的山西人摸仿歐洲比利時人在英國威靈頓公爵戰勝拿破倫後建立的滑鐵爐戰場紀念模式,已經在高平等地建立起多個戰爭景點,供人憑吊,讓遊人發思古之幽情。使這塊曾經由百萬將士鮮血澆灌出來的沃土,再次煥發青春,為晉東南人民賺取可觀的旅遊收入。
在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諸多次戰事中,還有一次戰役也受到人們的紀念,同樣地在原戰場上建立起多個紀念碑和紀念館。不過,對這一次戰役,李家鈺就不知道了,因為它發生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李家鈺己經陣亡兩年了。毛澤東將這次戰役稱為上黨戰役,因為長治古稱上黨。
一九四五年八月底,抗日戰爭剛結束,毛澤東受蔣介石的邀請,赴重慶進行國內兩黨為和平的談判。其實,和談的兩方都在做戲,誰也不相信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劍拔駑張的兩大軍事集團能通過談判達成和平,或能麵對抗日戰爭的勝利果實而拱手相讓。
就在毛澤東還在重慶進行談判的時間,蔣介石對共產黨占領區發起了軍事行動。閻錫山派出了他的十九軍一萬九千人在軍長史澤波的率領下搶占了共產黨抗日根據地的長治縣城。九月,共產黨軍隊發起反擊,以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劉伯承和政委鄧小平負責指揮,集中了三萬餘眾的兵力展開對決。兩支不久前還攜手對敵的軍隊傾刻間便兵戎相見,結果國民黨軍隊大敗,不僅史澤波的十九軍被消滅,而且連同前來增援的兩個軍也大部被消滅,甚至連史澤波也被活捉。
此事過了多少年,在人們一直津津樂道的宣傳戰場上的輝煌勝利的時候,指揮這場戰役的軍事統帥、彪秉史冊的軍事家、共和國的開國元帥劉伯承卻對這場戰役,以及其後的一係列更加輝煌的、發生在中華民族內部的戰役作出了下麵這樣一段評價。
北京醫院第一保健辦公室專門負責首長的保健醫生周尚鈺有一段特殊的記憶。他說,他發現,每當劉伯承元帥在醫院裏的時候,是從來不看戰爭場麵的電視節目的。一旦電視中出現戰爭場麵,他就趕快把電視關掉,而且隨後臉上還會流露出非常難過的表情。
元帥看出了周尚鈺的不解,就對他說道:“你不知道,我們是打了一輩子的仗。打仗,總是要死人的。特別是在不是與外國侵略者作戰,而是同國民黨軍隊作戰時,死傷的雙方,都是中國的老百姓家的年輕後生。因此,每一個大的戰役前一兩個星期裏,我們都是在那裏研究如何作戰,一方麵要研究如何戰勝國民黨;另一方麵還要研究怎樣才能把雙方死亡的人數降到最低限度。你想想,我們犧牲一位戰士,他的一家都要悲傷,那背後是一家哭啊;同時還會給這個家庭的生計帶來怎樣的損失啊!同樣,一個國民黨士兵死了,也會殃及整個家庭。他們都是農民的子弟,一場戰爭要損傷多少個家庭啊?就是因為這個,每在戰前,我們連覺都睡不好。現在戰爭結束了,就不願看、怕看戰爭的場麵。”
這是被稱為軍神的元帥吐露的肺脯之言。這一席話展現出元帥民族之子的拳拳之心。“從古知兵非好戰”啊!盡管他的豐碑被樹立在各大戰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