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顧祝同召集徐州剿總司令部的高級軍官和邱清泉、黃伯韜、李彌、孫元良等兵團司令官,以及可以離防到徐州來的師以上軍官,研究徐州地區作戰部署。顧祝同講了開場白以後,便叫各將發言。
第2兵團司令邱清泉站起來道:“據我偵查報告,華東共軍第3、8、10、11縱隊及兩廣縱隊在魯西南,先頭已到曹縣、成武,其攻擊目標似在我兵團,請國防部預為留意。”
第7兵團司令黃伯韜強調道:“我們在剡城地區發現華東共軍之強大部隊,初步查明有華東野戰軍的第1、4、6、9、11等9個縱隊的兵力,可能很快就要向我兵團及其附近的李彌兵團發起攻擊了。”
第13兵團李彌證實道:“黃司令所言屬實,請顧總長盡快拿主意!”
顧祝同臉色十分難看,抿緊嘴唇,一言不發。
郭汝瑰道:“諸位都強調本部方向上發現共軍主力,但無論華東共軍主力在哪一方,徐州剿總各兵團現在在隴海路上一字排開,態勢極為不利,很容易被共軍斬為數段,各個殲滅的。因此,我們必須調整部署。”
劉峙心情十分沉重,連“哈哈”也打不出來了。他陰沉著臉道:“根據國防部作戰會議所定‘守江必守淮’的方針,我剿總應放棄一些次要的城市,集中兵力於徐州、蚌埠之兩側地區,做戰略上的守勢,戰役上的攻勢防禦,以鞏固長江防線,進而保衛京滬。必要時,我們徐州剿總可以移駐蚌埠指揮,徐州以一兩個軍憑借郊區堅固的工事和城防工事固守嘛。”
顧祝同站起來道:“諸位剛才的建議皆屬高論,顧某較為讚同。我軍在東北戰場上的失利,使我們在短短的4個月中損失了100萬兵力!要改變我軍的不利態勢,扭轉戰局,必須依靠諸位同心協力,同舟共濟呀!因此,我決定,徐州剿總立即放棄次要城市,收縮兵力於徐、蚌之間津浦路兩側,以少數部隊固守徐州,使共軍不能有效地利用隴海路向東或是向西調動部隊。我主力控製於徐州和蚌埠之間,當共軍向徐州進攻,沿平漢路或經蘇北地區南下時,我均可以集中5個兵團尋其決戰;若共軍未能擊破我主力以前,我既可保淮北,又因此守住了江南。總之,我與共軍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南撤淮河,據守長江!”
劉峙撫掌讚同道:“墨公此著甚高啊!”
顧祝同沒有理會,繼續說道:“為此,我命令:徐州守備部隊應切實加固工事,加強守備。第7兵團放棄新安鎮,退守運河西岸向徐州靠攏後,應確保運河西岸,與第1綏靖區、第3綏靖區密切聯係,並在運河以西地區清剿;第2兵團以永城、碭山地區為中心集結,並在附近清剿;第13兵團應集中於靈璧、泗縣地區機動,加強徐、蚌間東側防禦,並在附近清剿;第16兵團以蒙城為中心,進行清剿,掩護津浦路之安全;第4綏靖區放棄商丘向蚌埠轉進,移駐臨淮關,擔任淮河防務,以原第8綏靖區為該綏靖區的轄區,原第8綏靖區撤銷;淮陰守備由第4軍擔任;放棄海州後,第9綏靖區撤銷,第44軍由海上撤退。各部於11月6日開始行動。”
當日下午2時,顧祝同與郭汝瑰等人飛回南京,擱下不提。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