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十二章 杜鵑花叢(2 / 3)

濕瘩!彼得!達旺紅木鄉有事!軍情急如火!不及多言,李滬生喚過央金姑娘,兩人商議了一下,立刻披掛上馬,央金點燃了兩隻火把,人手一隻,抽韁刺馬,飛奔出門!

漆黑的夜裏,李滬生和央金兩騎疾馳,兩隻火把像兩盞明燈,如光似電,在黑夜裏拉出了兩條長長的金弧;過拉孜、日喀則,拉薩遙遙在望了----狂風大作,風雪疾雨,回望身後,又亮起了一盞火炬,黑衣人烏瑪也來了----“好啊!”李滬生歡呼一聲!天明時分,李滬生、黑衣人和央金三騎從拉薩外圍的貢嘎縣直插山南地區,風馳電掣,向加查、朗縣方向馳去----

且說露露這天離開野營大軍,獨自一人騎馬沿路前去尋親,寄宿朗縣下麵的一家小旅館,昨天下午突然來了兩個穿著像外國人的客人。露露見那兩人賊眉鼠眼,就格外留心。晚上洗漱的時候,聽到板牆那邊傳過來聲音:“這兩天這一帶有共產黨的偵查員活動----”就記在心裏了。早晨,她見兩人溜向一條小路,也悄悄牽馬跟出了門。在她身後,炮連一排副帶的一個班也在暗中保駕護送。

露露跟著兩個人,走近了一片村落。但見這裏人聲嘈雜,熱鬧非常。原來這兩天正是當地的驅鬼節盛會。驅鬼節在每年藏曆12月29日,也叫咕嘟節,按照藏族習慣,拉薩的布達拉宮和各地寺廟都要舉行一次盛大的跳神活動。鄉間也舉行類似的活動,認為新的一年即將來到,驅鬼消災。緊接著,就是藏曆新年。從藏曆12月初,人們便開始忙碌,家家戶戶培育青稞青苗,供於佛前雙櫃之上。當月中旬,各家紛紛用酥油和麵粉炸“卡賽”(果子)。接近年關,每家都要準備一個叫“竹素琪瑪”的五穀鬥,內裝滿酥油和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參果等食品,上插著青稞穗,並準備一個彩色酥油塑的羊頭(洛果)。除夕前兩天,各家進行大掃除,擺上新卡墊,貼上新年畫。除夕夜,家家戶戶把房屋內外打掃幹淨,室內鋪上新“卡墊”,在正屋佛龕前迭放各式“卡賽”(油炸果子)四五層和各種水果、幹果、酥油、磚茶、鹽塊等物,以表慶祝節日。藏曆大年初一,一般是家人團聚歡度新年,一般互不訪問。從初二開始,親朋好友相互拜年。城鄉演唱藏戲,跳鍋莊和弦子舞,牧區牧民通宵達旦盡情歌舞。節日期間,民間還有角力、投擲、拔河、跑馬射箭等一係列娛樂活動。

紅木鄉座落在崇山密林的澗邊。一片草場上中間辟出一塊空地,矗立著一座法台。草場邊緣就是深穀。大法會這天,法台上端放著紅木的釋迦牟尼的佛像,有法師坐壇,坐毯,拉懸橫幅,佩紅掛綠,經幡飄飄,角號士頭戴尖帽分列兩排,已經舉起長號,法師正在做最後的登台準備----台下四鄉八鄰的藏民、信眾、香客群集,大家屏住呼吸,隻等開法的那一時刻隆重到來----

此刻,10裏之外,當地門巴族藏族同胞男女代表身披節日盛裝已在路邊恭候,由兩名藏民長老請來的部隊首長正接過對方遞上來的哈達,同時饋贈厚禮,在長老的陪同下,從大路上策馬徐徐而來。

遠望達旺一線,陰冷早霧中,溝穀荒草憩伏,山崖藤葛纏饒,一片殺氣!

紅木鄉座落的草場對麵,細縷輕煙,山崖上偽裝的哨卡裏人影綽動。

一雙手正調節望遠鏡圈環,窺望----

霧靄中,三騎人馬正順另外一條小路向草場疾馳!

黑衣人烏瑪輕車熟路,一馬當先,黑衣獵獵,風神飄逸!

李滬生身背長劍,雙目緊盯前方,躬身策馬向前疾駛!

央金身手矯健,挪拿騰躍,時而前衛,時而斷後!

前方是一個大S彎道。黑衣人烏瑪對準直線距離上的障礙物,揚鞭馬後一抽,雙手緊拽韁繩,箭一般向前衝去。

1000米,800米----烈馬濺起冰泥,三騎先後飛躍過第一道障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