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節 存在所以合理(1 / 2)

第三十七章節 存在所以合理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禮崩樂壞”,其實用這個詞語來定義2009年度之後的世界格局是再合適不過了。為什麼世界能夠在1945年之後保持著長期的和平(雖然地區性的衝突、戰爭、對抗不斷)而沒有爆發大規模的全麵戰爭?這除了有大國之間彼此手中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尤其是戰略威懾力量的存在之外,更大的因素是因為那二戰之後的世界主流是‘和平與發展’。曾經有人說過“1945年之前的帝國偏向於的是對土地的掠奪,而1945年之後的新帝國則是偏向於對財富和資源的控製。”

也正是因為這樣,由於大國之間的平衡性的存在,世界才不至於‘禮崩樂壞’才不至於陷入到一種癲狂之中。但誰也不應該忘記了,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之一便是1929年的那場經濟大蕭條。

無論如何,在現代曆史學家們的眼裏看來,2009年後開始的動蕩歲月多少都是起源於2008年度的那場金融危機,或者說從2007年的次貸危機開始,世界便被強行拉上了一個火藥桶。也許因為這樣,方才會使得世界在2009年之後越發的不安,越發的充滿著濃濃的火藥味,其實這並不難以理解,地緣政治、日趨緊張的能源爭奪、大國之間的利益博弈,再加上一場該死的掠奪財富的金融風暴,這個世界不想瘋狂都不難。

財團糾葛,以戰爭刺激經濟的發展,更重要的還有一點,那便是國內矛盾外部轉嫁,這一點尤其重要。特別是對於那些國內充滿著太多不確定因素的動蕩的國家來說,這種方式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正如1982年的馬島戰爭起因一樣,如果不是1980年代初期,阿根廷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之中,如果不是阿根廷國內對軍政府的不滿情緒日益強烈,那麼加爾鐵裏將軍也不會決定以武力收複馬爾維納斯群島,以此激起民眾的民族情緒,轉移對政府的壓力。這也就是後來的阿根廷軍方製定‘羅薩裏奧’軍事行動計劃的起初原因。

而早在2009年初,這種國內矛盾國外轉嫁的手段已經不止一次的被世界上的多個國家所使用。當美國人開足了印鈔機,開始大批印刷美元,以‘一萬億的國債回購計劃’來消除巨額的財政赤字,並不負責任的將世界進一步推上災難邊緣的時候,一向就有著東亞火藥桶之稱的朝鮮半島卻是一片風雲動蕩。

一向是以‘大嘴巴+無腦子’著稱的‘民族主義者’總統-李明博卻是在朝鮮發射火箭的問題上,和美、日保持著高調一致。“你要敢發射,我就敢攔截。”美日兩國政府如此之稱,而韓國政府自從李明博入主青瓦台之後,更是拋棄了金大中、盧武鉉以來貫徹的陽光政策,一步接著一步的將平壤逼得狗急跳牆,全然不顧那些大同江火箭炮、穀山重炮可以轟到漢城。

而平壤方麵則更是強硬,軍人取消休假,全麵進入戰備,官方通訊社-朝中社則聲言“攔截朝鮮火箭,就是對朝鮮開戰。朝鮮人民軍將會采取一切斷然的報複措施。”

而作為地區、世界大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中、俄兩國此時卻是表現得極為態度曖昧。一方麵,此時的中國和日本正為了釣魚島的歸宿問題而大噴口水,另一方麵卻又與日本在某些方麵保持著一致。特別是中日兩國分別為美國的第一、第二大債權國,持有著巨額的美國國債。誰都知道,‘一萬億的國債回購計劃’對於中日兩國來說是最為噩夢樣的金融打擊。

就在2009年3月20日至21日,日本防衛大臣浜田靖一突然以閃電樣的速度訪問北京,這不僅是日本防衛省由‘廳’升‘省’以來,其最高長官首次訪華,而且這次訪問,恰好正值朝鮮內閣總理金英日訪華之際。而浜田靖一在東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將訪問中國的消息的時候,方才是2009年度3月19日。

雖然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聲稱“日本防衛大臣浜田靖一不是緊急訪華,訪問去年就定了”但這其中還是引來了世界媒體的紛紛猜測。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中日之間的關係就冰雪融化了,因為更值得注意到是,當浜田靖一向中國方麵提出“朝鮮將發射彈道導彈,中方應敦促朝鮮放棄”的要求的時候,中方的態度隻是“日本應該以冷靜的方式處理這一問題”而且北京並沒有明確回答朝鮮如果真的發射了火箭,中國將采取何種應對方案。

更讓人在那個時候感到詫異的是,中國方麵也正是在那次會麵中首次提出“大國中沒有航母的隻有中國,中國不能永遠沒有航母”,這個表態普遍被視為是中國軍方高層首次公開地正式作出必須擁有航空母艦的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