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如果遇到敵人,就把他殺死,不要留情,不要留活口。誰落到了你們手裏,就任由你們處置。就像數千年前阿提拉國王麾下的匈奴人在流傳迄今的傳說中依然聲威赫赫一樣,德國的聲威也應當廣布中國,以至於再不會有哪一個中國人敢於對德國人側目而視!”
威廉二世要求他的軍隊像當年的匈奴人橫掃歐洲那樣對待中國人。
1905年,日俄兩國為了爭奪對遠東的控製權,在中國東北三省的土地上大打出手,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中國的土地,竟然成了他國軍隊建功立業的戰場,而腐朽的滿清政府,居然聲明保持中立!
到了1931年的8月16日,正在江西“剿匪”的蔣介石,在百忙之中還電令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就在“九﹒一八”事變日軍炮轟北大營的當天,南京政府還訓誡沈陽駐軍:“即使勒令繳械,占入營房,均可聽其自便。”
不到兩萬人的日本關東軍,竟然就能從二十多萬東北軍手中輕取東北三省八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蔣大總統卻命令張學良“絕對不抵抗”, “日軍占領任其占領,日軍侵占營房任其侵占,日軍繳械任其繳械”,以至於人家得隴望蜀,步步緊逼,成百上千萬的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日本鬼子的鐵蹄蹂躪著華夏大地。當時流行的一首東北小調這樣唱道:
“高粱葉子青又青,九﹒一八來了日本兵,
東北大軍幾十萬,恭恭敬敬讓出了沈陽城。”
還有一首著名的悲愴、淒涼的抗戰歌曲,它這樣唱道:
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
那裏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黑暗的時候……
曆史真是驚人的相似!!
後來有人以蔣介石尚未完成抗戰準備為理由,為其開脫罪責,可毛澤東、彭德懷他們難道就完成了與世界頭號強國在異國土地上交戰的準備了嗎?!
說來說去,總之一句話,還是骨子裏的含鈣量太低了一點。
還是想一想珍寶島吧!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為了一個麵積僅僅為0﹒74平方公裏的珍寶島,麵對著北方某個超級大國的強大威脅,中國進行了全方位的備戰:一線各級部隊的一、二號首長住進了作戰值班室;各作戰部隊進行了精減整裝,枕戈待旦,做到一聲令下,能立即奔赴戰場;炮彈按照準備基數運送到位,槍彈按標準分發給了士兵和軍官;所有的士兵和軍官一律停止休假,外出的限期歸隊;部隊的夥房日夜爐火熊熊,保證讓每個士兵能夠攜帶五日的口糧……新中國軍民以大無畏的氣魄、毅力和智慧鑄成了鋼鐵長城,使侵略者望而卻步……
公元1950年,新中國剛剛建國一年,嚴酷的戰爭威脅就擺在了中國人民的麵前,迫使新中國作出了曆史的選擇。而自從抗美援朝戰爭之後,中國再也沒有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曆史了。
抗美援朝戰爭對於新中國的意義,是無論如何高估都絕對不過分的!!!
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後,法國社會黨主辦的《義勇軍報》評論道:
“這次戰爭發現了一個一直到現在尚不為人知的中國,這個中國敢於冒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