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民族英雄的意義 02(3 / 3)

有美國學者寫道:“在朝鮮,中國使世界信服他是一支需要認真對待的力量……”

西德《富爾塔人民報》載:“當中國人民幹涉戰爭時,戰爭就停止不前了。”

美國軍事曆史學家沃爾特﹒G﹒赫爾姆斯在《朝鮮戰爭中的美國陸軍》一書中這樣寫道:

“從中國人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所顯示出來的強大攻勢和防禦能力中,美國及其盟國已經清楚地看出,共產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可怕的對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那個軟弱無能的國家了。”

這是來自對手的聲音!

連美國的官方史書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在朝鮮戰場上贏得了自己的聲譽”。被稱為“新加坡國父”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曾對朝鮮戰爭這樣評論道:

“多年來歐美人很蔑視中國人,但當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朝鮮半島和打著聯合國軍旗幟的美軍作戰時,他們鄙視的目光跟著消失了。”

李光耀先生曾經回憶說,在朝鮮戰爭之前的1949年,他到歐洲旅行,海關人員見他是華人都表示輕蔑。兩年後他再去歐洲(新中國出兵朝鮮並接連獲得勝利之後),西歐海關官員一見到中國人馬上肅然起敬,敬佩地說你們連美國人都能打敗。李光耀先生深深地感到,時代變了,從此以後,他開始認真地學習自己祖先的語言 ——漢語。

在戰犯管理所的日本戰犯、國民黨軍戰犯和偽滿戰犯們,也大都是在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後,才轉變了態度,誠心誠意地接受改造的。

還有聽到了伍修權將軍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發言後歸國的大批海外學子。

自從朝鮮戰爭之後,新中國軍隊多次與外國軍隊交手,但沒有任何軍隊能夠通過戰爭手段從新中國軍隊手中取得那怕是一寸中國的土地。中國也保持了國家戰略安全環境超過了半個世紀。

英雄已經永遠的離我們而去了。

但是,他們以他們的青春、熱血和生命,為飽經屈辱的、古老的中華民族留下了珍貴的、不可替代的精神財富!他們為我們爭來了長達一個甲子的安全環境!

今天,我們可以吃著蘋果,喝著牛奶,拿著遙控器舒適地收看電視節目,自由自在地歌唱、玩樂,像揮霍空氣和水一樣享受著這個安全環境。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極其珍貴的戰略安全環境後麵意味著什麼樣的鐵血付出呢?

有詩為證:

內戰的陰雲剛在神州大地上飄散,侵略者征服的野心就已膨脹在友邦;

財富在海上,茶葉與香料在東方,野心伴隨著希望奔向洶湧的海洋;

戰艦在疾駛,來複槍在鳴放,刺刀的刀鋒閃爍著冷冷的寒光;

圓明園的青史書寫著屈辱,大東溝的炮聲淹沒了夢想,兒女們滴血的心靈舔舐著逝去的國殤;

文明失去了記憶,時代大潮在激蕩,人民已不再容忍殖民與擴張;

青春在飛揚,軍刀在閃亮,戰士的怒火早已爆滿了火熱的胸膛;

士兵在突擊,火炮在震蕩,五星紅旗高擎猛衝向那不盡的輝煌;

鐵甲在奔流,戰機在碰撞,餘燼燃過之後隻留下了耀眼的軍功章;

長津湖畔還在閃動著勇士們衝鋒的身影,上甘嶺上早已飄來了野花兒醉人的芳香;

烏雲遮不住太陽,海闊天空下,和平與發展的號角是如此的激昂;

驀然回首,記憶的深處,是我華夏千年的榮光!!!

——2009年7月於深圳寶安福永第一稿

2010年5月第二稿

2010年12月第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