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182節:俄羅斯
笫182節:俄羅斯
笫182節:俄羅斯
“早在1939年8月23日蘇聯就與希特勒簽定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況且蘇德還達成了共同瓜分波蘭的秘密議定。1939年9月1日,德軍大舉入侵波蘭。17日,駐紮在波蘭東部邊界的百萬蘇聯紅軍也乘機揮師西進,橫掃並占領了波蘭東部。9月18日,德蘇兩國軍隊在布雷斯特會師。波蘭陣亡6.63萬人、傷13.37萬人、被德軍俘42萬人、被蘇軍俘23.25萬人,最終波蘭政府流亡倫敦。”
——平山大俠
“斯大林為什麼要進攻德國?”阪垣狐疑地問“早在1939年8月23日蘇聯就與希特勒簽定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德國從未向蘇聯提出過領土要求,德國正在嚴格履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聯也在認真遵守這個條約。況且蘇德還達成了共同瓜分波蘭的秘密議定。1939年9月1日,德軍大舉入侵波蘭。17日,駐紮在波蘭東部邊界的百萬蘇聯紅軍也乘機揮師西進,橫掃並占領了波蘭東部。9月18日,德蘇兩國軍隊在布雷斯特會師。波蘭陣亡6.63萬人、傷13.37萬人、被德軍俘42萬人、被蘇軍俘23.25萬人,最終波蘭政府流亡倫敦。看看,斯大林與希特勒不是合作的很愉快嗎?”
“尊敬的陸相閣下,原因正在波蘭戰役。”弗洛伊索夫教授說“第12屆奧運會舉辦地點,原本不是定在貴國首都東京嘛?”
“這與奧運會有什麼關係?”阪垣表情很尷尬
“大有關係,陸相閣下。因為七. 七事變,國際奧委會又將舉辦地點改在了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可是沒想到,蘇芬戰爭又爆發了。1939年11月30日,蘇軍以20個師(45萬人)、2000輛戰車和1000餘架作戰飛機從4個方向對芬蘭發起全線進攻,企圖在3天內解放芬蘭。當時芬蘭全國人口隻有370萬人,國防軍總數隻有3.3萬人。芬蘭陸軍的裝備,也隻停留在一次大戰的水平上。
1940年1月1日芬蘭通知國際奧委會主動放棄主辦權。這場被芬蘭稱之為‘冬戰’的戰爭,雖然以蘇聯最後奪取了勝利而告終,但是也暴露出蘇聯軍事力量的薄弱環節和嚴重不足。據蘇軍總參統計數據表明:自1939年11月到1940年3月13日和約簽訂,短短3個半月內,蘇軍實際上在蘇芬戰爭中損失上百萬人,被俘55000人。芬蘭雖然喪失了4萬平方公裏的國土,但是基本保證了國家主權,自己隻有2.5萬人陣亡,4.3萬人受傷,被俘也隻有1000人。
而波蘭戰役又使蘇聯軍方高層認識到德軍的實力,尤其是德軍的坦克閃電戰,給他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為此,他們向斯大林鼓噪,絕不能讓希特勒坐大,遂使斯大林下決心先發製人。他先下令由蘇軍總參謀長波利什柯夫大將與基輔特別軍區司令朱可夫上將2人起草、製訂一個打擊計劃,然後再討論通過。”
“蘇聯打芬蘭這麼一個小小的國家,都弄得焦頭爛額、灰頭土臉,有什麼能力與德國開戰?”土肥原也表示懷疑。
“尊敬的軍事參議官閣下,今非昔比,1937年蘇聯已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了一個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蘇聯的機器製造業、拖拉機製造工業和石油工業總產量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1940年,蘇聯生產鋼1830萬噸,與德國相近;生鐵1490萬噸,比德國多50萬噸;原油3110萬噸,大大超過德國;隻是電力為483億度,比德國少一些。
另外,蘇聯極為重視在內地建立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工業基地,比如在烏拉爾建成了第2個煤炭治金基地烏拉爾——庫茲涅茨克綜合企業,在哈薩克建立了第3個煤礦基地卡拉幹達煤田,在伏爾加河流域和南烏克蘭建立了石油基地。
1940年,上述基地提供了全國煤產量的36%、鋼產量的32%,生鐵產量的28.5%,石油產量12%。蘇聯武器裝備在輕武器、火炮、飛機、坦克方麵與德國相當,隻是海軍差一些。目前,蘇聯的軍工企業正在加緊生產重火器,科研部門也在研發新式武器。與此同時,從1937年9月開始至今,蘇聯通過軍事、政治、外交等各種手段,將西部國境線向西推移,哦,有地圖嗎?”
阪垣按了麵前桌麵上一個按鈕,牆壁上出現一幅巨大的歐洲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