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169節:“和平” 工作(2 / 2)

而柳原振雄這位戰鬥在秘密戰線的“影子武士”,也在斯大林腦海裏留下深深的印記!

1939年11月初:一紙電令將石原和柳原振雄召回東京。柳原振雄知道諾門罕的慘敗,必定會使一批人倒大黴,天皇震怒使大本營不得不追究關東軍主戰派戰敗的責任,總要找一兩個替罪羊。不過,柳原振雄早已想好了說詞與脫身之計。

沒想到陸相阪垣親自會見了石原和柳原振雄。石原頗為尷尬地述說:“諾門罕一戰搞成這個樣子,我有責任……”

“我請你們來,不是討論諾門罕戰役的得失,”阪垣打斷道“而是另外一件重要的事兒。你們都明白,皇軍雖然已經占領了南京、武漢……但是在支那我們需要一個傀儡政權……”

阪垣停了下來,雙眼在石原和柳原振雄兩人之間掃來描去。

柳原振雄說:“影佐君不是全權負責這一 ‘和平’工作嗎?聽說正與汪精衛談判呢。”

“本來這一‘和平’工作進行得很順利,”阪垣介紹說“5月8日,‘北光丸’從安南港口城市海防接汪精衛一夥,安全潛送到上海。6月中旬,汪精衛一行在影佐君的陪同下,又來到東京與平沼騏一郎首相晤談,汪精衛強調建立‘和平政府’開展‘和平運動’的決心和意見。平沼表示,日本現內閣仍繼續和堅持近衛聲明的精神,絕對予以援助。本人也受平沼首相之托陳訴日本的希望,與汪精衛交換了意見。汪精衛在東京期間除與各大臣會見外,還和近衛公爵進行了會談。

日本五相會議決定援助汪精衛建立政府,每月貸款300萬日元,自1939年7月起由正金銀行上海支行以貸款給影佐禎昭的形式支付。這項金額按照汪精衛的意見,由影佐禎昭親手給周佛海。

7月,汪精衛返回上海時,正好設在上海靠近公共租界的滬西地區的汪公館竣工,汪精衛從臨時寓所遷入。為避免被認為他是日本傀儡,汪公館內的警衛由丁默村、李士群手下的特工人員及其警衛人員擔當,而日本滬西憲兵分隊協助擔任外圍警衛。

8月底,汪係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30日會議發表聲明,主要決議事項是:(1)推舉汪精衛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2)組織政府及對日外交由汪精衛全權負責;(3)組織政府時要延攬各黨派及無黨派人士;(4)重新解釋三民主義。

此後,汪精衛的工作重點是招兵買馬,網羅形形色色的人才,建立政權。當時他最為頭疼的是如何麵對王克敏的臨時政府與梁鴻誌的維新政府。9月中旬,汪精衛在南京與王、梁二人會談時,上述2人均以尚未聽到日本方麵的具體意見為由,對並入汪政府問題表示疑義,使會談無法繼續。如此,至10月25日,談判便擱淺了。汪精衛甚至提出放棄成立政府的機會。為此,帝國政府派出準備參加汪政權簽字儀式的阿部信行特使,竟在南京足足等了半年之久。”

“影佐禎昭可是東條英機的人呢。”石原表情怪怪地說“本來這一‘和平’工作不是柳原君負責的嘛,基礎打好了,收網就是魚滿倉,可惜……”石原歎道“唉!影佐這個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柳原振雄知道:石原是1902年進入陸軍仙台地方幼年學校的,而巧不巧,阪垣征四郎也是同年進入陸軍仙台地方幼年學校的,他們是同年同級同班的同學。1905年,石原轉入陸軍中央幼年學校,2人才分開了。1920年4月,石原赴漢口侵華日軍華中派遣隊司令部任作戰參謀一職,而阪垣征四郎已先期到任,這樣他們又是同事。

河本大作因皇姑屯事件,被召回東京述職,接替者正是時任關東軍高級參謀的阪垣征四郎,而石原當時也正在關東軍裏潛心謀劃他的“帝國謀略大政綱”, 阪垣不僅予以他各種方便,還全方位的鼎力支持,2人勾搭成奸,在日本軍界被人稱之為“鐵杆搭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