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神炮
第90節:神炮
第90節:神炮
“柳原振雄深深感到必須盡快想方設法與國民黨方麵建立起有效的情報聯係渠道,一刻也不能耽誤了。但是,影子小組在上海沒有任何關係,怎麼辦?正束手無策之時,猛然間他想起來,離開北京前夕,與馬蜂告別時,馬蜂曾告訴他說:上海有我們的同誌,代號蜻蜓。萬一情況緊急,可以去找他。”
——平山大俠
季時雨:(1908——年)出生在黑龍江省巴彥縣萬發鎮宏新村雌風崗屯一家大地主家庭。1926年3月,考入省立齊齊哈爾第一中學。在這裏,他遇見了地下黨員林楓(解放後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中央高級黨校校長),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啟蒙教育。1930年,他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193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代號“蜻蜓”,開始了地下特工的傳奇生涯。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通過同鄉好友,也是少年時的同學張學盂,打入東北軍西安西北“剿總”第4處,任上尉辦事員。西安事變後隨張學良到南京,不久,被戴笠吸收進入軍統。爾後,被戴笠派往上海做情報工作。
關於南京軍下一步的軍事行動計劃,南造雲子在電報中報告:“南京政府已經調動了全國的力量,遠在大西南的川軍、滇軍、桂軍已經啟程,開拔在往上海的路上。中央軍3個德械師也調往淞滬戰場。”南造雲子在電報中,還特別提醒柳原振雄:“南京軍淞滬戰區最高指揮官張治中將軍,業已組織了一支百餘人的精悍突擊隊,配有6門卜福斯山炮,目的是突襲日本海軍司令部,打掉日軍的指揮機關。因此,將情報站設在日本海軍司令部裏是不安全的。建議迅速遷往外灘黃浦路日本駐上海領事館——岩井公館。”
這時,鄭文清回來向柳原振雄報告:“總領事說,帶著電台穿過犬牙交錯的交戰地區,安全得不到保障。總領事建議,將情報站設在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內。這是外交機構,安全、可靠、便利,一應所需之物,總領事館均可提供。”
柳原振雄問:“你們意下如何?”
中島成子率先表態:“這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啦!”
“好,我們馬上搬家!”
柳原振雄倒不是擔心自己的安全,他是為工作著想,搬出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司令部,一來可以更方便地尋找機會與地下黨取得聯係;二來也能更方便地借口諸多理由,拖延向特別陸戰隊通報情報,讓這群凶惡的侵略者被國軍盡數消滅!
在88師對日本墳山、八字橋、法學院、虹口公園等地進攻中,雙方反複爭奪,傷亡甚重,僅在法學院一處,我軍就付出犧牲一營之眾的巨大代價。87師259旅第7、第8連接連攻占日軍海軍俱樂部、日海軍操場,但對滬江大學、公大紗廠、引翔港鎮的攻擊,苦戰終日也未得手。
我軍炮兵射擊,命中率頗高,但因為沒有穿甲燃燒彈,無法徹底摧毀堅固目標。而且日軍已經知曉突擊隊的目標是日本海軍司令部,因此用堅固的障礙物阻塞每一通道,並用裝甲車作為活動碉堡,防禦部署得幾乎無懈可擊,導致突襲攻擊最後還是不得不演變成對各點目標施行強攻,原先的意圖沒能得到徹底貫徹,因此雖然獲得了不小戰果,但是鐵拳行動還是失敗了。這一仗極其慘烈,雙方死傷至為慘重,虹口地區終日槍炮聲不絕,濃煙蔽日!
不過,卜福斯山炮在戰鬥中大顯神威!平時,山炮射擊的時間大多在黃昏和夜間,白天則隱蔽偽裝,各炮移動到竹林中或溝渠內,插上樹枝,不讓日軍發現我方的火炮陣地。開戰初期浦東炮兵每天都瞄準黃浦江上的出雲號開炮,打擊敵人對我軍造成巨大威脅的敵人活動炮台。因為距離近、目標大,差不多彈無虛發。在一次炮戰中,我方的炮彈炸壞了出雲號的推進器,日軍整整修了3天。雖說在大多數情況下,炮彈命中了敵艦,但無法穿透敵艦厚厚的鐵甲,隻是一種聲勢上的示威而巳。但是卜福斯山炮還是極大地振奮了士氣和民心。
一天上午,日軍的一艘小火輪滿載士兵,攜帶武器開到陸家嘴江麵後,由小摩托艇分載6、7名士兵,向陸家嘴拐彎處的春江碼頭開來,艇未停穩,第8集團軍一陣暴雨般的機槍立即掃倒了幾個日兵,摩托艇隻好鼓浪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