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九國公約(1 / 2)

第89節:九國公約

第89節:九國公約

第89節:九國公約

“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等9個國家,在華盛頓會議上簽訂了《九國關於中國事件應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約》。公約的核心是肯定美國提出的在華實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並賦於它以國際協定的性質,使日本獨占中國的野心遭到挫折。這便是蔣介石為什麼在戰局數次於我方有利時,卻要發出這3封莫明其妙的電報,3次阻止張治中乘勝全殲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的根本原因!”——平山大俠

見狀,蔣介石習慣地摸著自己的光頭,正欲發話,不想宇大偉卻先開口了:“我那裏還有6門卜福斯山炮。”

眾人一聽,都大感意外,蔣介石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瞪眼歪脖地問:“你怎麼會有6門炮?”

宇大偉趕緊解釋:“委員長,是這樣…… 這6門炮是第18軍前幾天送來的,因炮手反映,彈著點總是有偏差,所以我讓他們送到修理廠來修正彈著點的偏差。”

“嗯,是這麼回事情啊,”蔣介石的臉色緩和了“那現在修正好了嗎?”

“委員長,修正好了,是我親自修正的,保證百發百中!”

“哦,辭修,這6門炮是你第18軍的,你看是不是先調給文白借用一下?”蔣介石不緊不慢地說。

見蔣介石表態了,陳誠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自此,在上海人民的心裏,曆時3個月之久淞滬大戰中,最為出名的不是國民黨軍那些赫赫有名的精銳虎賁之師,也不是四行的八百勇士,而是這6門被上海人民稱為“神炮”的卜福斯山炮,至今還留下了關於神炮的許多傳說。

8月15日、16日:整整2天,中國軍隊隻能呆在戰壕裏和掩體中做第二次總攻的準備,沒有向前邁出一步;隻有87師為取得總攻的出發陣地而於16日淩晨1時向油漆公司、愛國女校等地日軍發起攻擊,多處突破日軍防線,日軍調來坦克以及預備隊,才阻止了87師的淩厲攻勢。但87師還是攻占了五州公墓、愛國女校等地。

而此時,已經潰不成軍的日軍,卻獲得了難得的喘息機會。

國民黨的第26師等主力部隊於8月16日紛紛開抵上海。蔣介石為加強張治中指揮的兵力,又下了一道手令:“第26師歸張司令官指揮, 但希望仍控製之。”

8月16日:日軍總參謀長載仁親王發布了《臨時命令笫425號——上海作戰要點案》。這一文件包括上海地理、資源、風土人情等資料。

8月17日清晨5時30分:第二次總攻全麵展開,88師的攻擊目標,是日租界虯江路一線,88師先對目標區進行猛烈的炮擊,接著步兵以機關炮和輕重機槍繼續對突破點進行密集射擊,虯江路沿線頓時成為一片火海,幾乎所有建築物均遭摧毀,突擊隊隨即在火力掩護下,開始突擊。同時師主力部隊則對虹口日本海軍司令部周邊展開攻擊,以策應突擊隊的攻擊。

8月17日:皇宮庭院旁一座古老的二層木樓,就是陸軍參謀本部。從這裏進出皇宮很方便。這天一大早,鬆井石根就在陸軍參謀本部等侯天皇的接見。

按慣例,天皇要在宮中接見出征的大將,並將天皇親筆簽字的詔令親自送給掛帥出征者,以示榮耀。上午10時正,鬆井石根在天皇首席顧問、文部大臣、厚生大臣、內務大臣、宮內大臣木戶幸一公爵的引領下,進入宮中拜謁天皇。天皇賜座,並溫言道:“朕委以統率上海,宜細察宇內大勢,以速定敵軍,揚皇軍威武於內外,以應朕之倚重!”

鬆井石根起身道:“陛下,我保證到任後,3天拿下上海,3個月滅亡支那。”鬆井石根早與杉山元交換過了意見,統一了口徑“不過……”鬆井石根有些遲疑。

“不過什麼?”天皇問。

“臣請將阪垣的第5師團調至上海。”

“不行!”天皇麵露不悅之色,斷然拒絕“上海已有第3、11師團還不夠嗎?當年關東軍不過12000人,卻掃蕩、征服了東北軍20萬人,你,好好幹吧!”

8月17日:張治中再次下達了總攻擊令,我軍進展頗為順利。中國空軍的飛機也飛臨上海上空進行轟炸,中國軍隊的陣地上發出了一片歡呼聲。

在上海日租界東江灣路1號,日本海軍司令總部的臨時情報站裏,柳原振雄聽著隆隆的炮聲後密集的機槍聲,心裏暗暗高興,“太好啦!打得太好啦!加把勁,就可以把敵人的指揮部端掉了!”

這時,岸信急急忙忙跑進來喊道:“柳原君,快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