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輯 幫孩子規劃好三件事(2 / 2)

規劃孩子業餘時間,發現孩子興趣愛好

小學放學回來,每個孩子的業餘活動都不相同,在中國,城裏的小朋友大都會選擇少年宮中的興趣班。我是這樣規劃的:

1. 替孩子選擇一種樂器,我家三個孩子能持之以恒學會彈鋼琴。

2. 選一項運動,找出自己的強項,結果我家是女孩子打羽毛球,男孩子打乒乓球。

3. 參加合唱團,學起來無壓力,孩子可以結交新朋友,有機會表演見世麵,收費相對便宜。

4. 最終目的是和孩子一起發現他們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是尋找職業夢想的原動力。

規劃孩子職業方向

在發達國家,如果不考大學,中學畢業就可以出來打工、做事了。在中國,如果考不上高中會讀職業教育中學,考不上大學會讀專科,一旦進了大學,到了大三才會有職業培訓。爸爸應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因材施教,因“性別”區分,在中學開始規劃孩子未來職業的大致方向。

1. 和自然與科學有關的職業。

2. 和藝術與表演有關的職業。

3. 和運動與遊戲有關的職業。

4. 和旅行與外國有關的職業。

5. 和生活與社會有關的職業。

…………

老大老二沒有回加拿大之前,我一直犯愁如何開口跟女兒們談職業規劃的事。有一年我在她們加拿大的學校裏,與一幫高年級的同學聊起他們將來想做什麼,這些加拿大中學生馬上糾正我:

“我們這裏老師是倒過來教的。老師先問你將來過什麼樣的生活,想做什麼;讀什麼專業可以實現你那個職業理想,專業比大學更重要;要讀那個專業,視乎自己興趣,十一至十二年級就要選擇好。”

中西教育有差異,加拿大孩子明白:

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

先選專業後選大學;

大學與職業方向一致;

職業與生活素質掛鉤;

…………

[不一樣的爸爸]

爸爸反思

這些年,我一直覺得遺憾,我們大家炮轟中國正規教育,抨擊課外教育,卻忽略家庭教育中的每個環節;我們大罵教育部門、責備校長老師,卻不檢討家庭父母應盡的職責,尤其是爸爸在家庭教育孩子成長中長期缺席。現代社會中男人的工作越來越忙,應酬越來越多,教育子女的重擔似乎落在了女人肩上。然而,父愛+父教的“父擔”應該是由我們挑起。

每一個爸爸,隻要肯用心、花時間、付出愛,去“耕耘”你的孩子,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爸媽相愛,孩子才有安全感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