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1 / 1)

後記1

我們都是愛斯基摩人

西方的銷售大師認為:銷售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冰賣給愛斯基摩人”,而他們也確實做到了!

愛斯基摩人生活的周圍就是冰天雪地,為什麼還會買外來的“冰”呢?這裏麵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如何對我們周圍熟視無睹的事物,以重新發現的眼光去創新,是一種挑戰。

多年來,中國企業界或廣告界中的不少人都對海外的相關理論奉若神明。無論是CI傳入中國,整合營銷傳播概念的興起,或是4C與4P理念,都引起了人們的一陣激動。但冷靜之餘,人們會達成一種共識,即任何先進的營銷理論都必須經過本土化的檢驗才能決定是否為我所用。

目前,國內大量的營銷廣告類圖書都有一個主要特點:要麼是完全引進,要麼是對幾種主要思想的複製,水平都不低,但“同質化”嚴重,缺乏從事一線工作既有理論基礎知識又有實際操作經驗的本土理論。而讀者真正迫切需要的正是既有理論又有操作方法,並且是立足於國內市場的,突出原創、強調本土化的思想。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跡,全身心投入到市場的人們開始反思他們的實踐與外來理論的關係,人們回歸中國傳統的經典就是這種反思的結果之一。中國的市場經濟實踐具有自己的方法論特色,這些方法論的背後是貼近中國本土的經營管理及市場的哲學思想。但是由於思維的慣性以及對西方理論的仰視,許多人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那些開創性實踐經驗具有理論的真實價值,所以我們聽到許許多多精彩的言論,卻很少有精彩的理論。由於中國引人矚目的經濟發展前景,許多理論大師來到中國,以他們特有的角度提出讓我們倍感新鮮的觀點,同時也把中國的經驗用西方的思維重新整理成理論,再輸出到亞洲市場。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都是愛斯基摩人。

我們當然需要外來的理論,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讓國人汗顏,所以愛斯基摩人買外來的“冰”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可以說中國的市場發展既需要總結成功的思想成果,也要提出預測未來的、適應本土特色的理論體係,這就要求我們也要去創造自己的理論。是愛斯基摩人也沒什麼不好,隻不過是既要做一個開放的愛斯基摩人,又要做一個自信的愛斯基摩人。本土的理論不能妄自菲薄,克服這種心理障礙是一個艱辛的過程。

後記1

同時也要看到另一方麵,亞洲的“思想市場”幾乎不存在。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居伊·德·容凱爾在《亞洲需要“思想市場”》一文中驚歎道:“對於亞洲令人歎為觀止的崛起以及它未來的發展方向,人們很少存在理論層麵的好奇心。盡管亞洲的全球影響力日益增加,但無論是經濟學、商業、社會政策,還是國際關係,該地區諸多事務方麵最具啟發性的研究,有許多都發源於其他地區,主要是西方。”

瑞士商學院教授讓·皮埃爾·雷曼(JeanPierreLehmann)說:“亞洲智庫不少,但思想不多。”居伊·德·容凱爾認為:“亞洲根本沒有思想的市場。中國的經濟增長固然令人瞠目,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大膽的‘執行’成就,而不是獨創的發展思想。”雖然這些評論不完全確實,但卻發人深省。亞洲思想市場的最大障礙並非缺乏優秀的思想,而是對這些觀點的疲弱需求。同時,亞洲人的思想缺少係統化的整理,以營銷廣告和傳播領域為例,中國的實踐是異彩紛呈的,有許多獨特的方法和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相對來看,適應本土的理論仍缺少挖掘和創新,許多大量的精彩思想和觀點被淹沒掉了。

近幾年來我創作的“方法比知識重要”係列叢書,是發現本土廣告營銷傳媒應用領域的一種嚐試,《第五媒體》《無線營銷》和《無線廣告》則是新媒體傳播領域最前沿的理論探索,“第五媒體”三部曲的出版正是為適應當前的移動信息化應用理論的缺失所做的拋磚引玉,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更多的、大量的精彩應用理論出現。

朱海鬆

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