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3 / 3)

營銷理論的變遷,是從4P理論到4C理論再到4R理論。

4P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營銷學者提出的,是營銷理論的一個經典模型,但是,由於這一理論站在廠家的角度,即賣方市場的角度,所以它是一個靜態的理論框架。1990年,美國學者從消費者的角度提出了4C理論,研究消費者的欲望和需求,但是,這一理論沒能體現出與消費者的關係。21世紀初,美國理論界又提出了關係營銷理論,也叫4R理論,但是,4R理論是一個粗放的關係營銷理論。第五媒體的出現,無線營銷理論就呼之欲出了。無線營銷理論,我稱之為4I模型。今天晚上我就在北京大學的講台,向全世界第一次公布無線營銷的“4I模型”:

第一個“I”是IndividualIdentification——個性識別與鎖定;

第二個“I”是InstantMessage——即時的信息,體現了無線營銷的隨時性和定時性;

第三個“I”是InteractiveCommunication——互動溝通,互動就是參與,他們會隨時轉移品牌,所以一對一的廣告營銷會形成對客戶的互動關係;

第四個“I”就是Ipersonality——我,個性化。個性化是一個民族自信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個性化就是人性化,“我有,我可以”“我能”“讓我做主”“我的地盤聽我的”等等諸如此類的廣告,已經體現出這個社會的個性化訴求。

“4I模型”的核心是數據庫營銷。

無線營銷就是一對一的關係營銷,無線營銷不是短信群發。

總體來說,無線營銷的“4I模型”將成為未來我們理解無線營銷、移動營銷、移動商務、移動政務強大的思維工具,將是廣大企業、傳播廣告公司和無線增值業務進行行業應用的核心理論基礎。我剛才講的結論,將在最新出版的《無線營銷:第五媒體的互動適應性》一書中有詳細闡述。

第五媒體是促銷媒體,要把第五媒體是促銷媒體提到戰略層麵來認識。第五媒體是分眾媒體,第五媒體對傳統廣告的革命性影響就是兩個字:“顛覆”。

SP的所有產品都是媒體,這裏的SP不是我們說的促銷,而是指無線增值業務。第五媒體的未來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認識,一個是技術。技術沒有問題,認識有問題,當前的各界,包括運營商、企業、廣告界、傳播界、新聞界對於第五媒體的認識不統一,不深刻,當前的思維不能解決當前的問題,因為當前的問題就是當前思維的結果。

第五媒體的普及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事件,一個是時間。世界杯、“超級女聲”、北京奧運等事件會推進人們認識第五媒體的進程。

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

第五媒體的時代背景是中國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為戰略基礎的。早在十年前,北京白石橋路口有一個戶外廣告牌,上麵寫著:“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從此中國開始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狂奔,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十年後的今天,中國信息化的最後一公裏落在了小小的手機身上。沒有理論的事實是模糊的,沒有事實的理論是空洞的。實踐出真知。

在急劇變化的時代,擁有未來的是不斷學習的人,而非已經飽讀詩書的人,他們漂亮的知識裝備隻適用於一個不複存在的世界!

您準備好了嗎?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