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4(1 / 1)

序言4

發現台灣,從手機媒體開始

鄭廉誠上海互動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承蒙手機媒體專家朱海鬆先生,將“台灣大發現手機報”作為案例收錄在《第一媒體》一書中,並將之提到內地台灣綜合信息手機報具有裏程碑的高度,還特邀我為書作序並與讀者分享:作為手機媒體台灣投資人,對內地手機媒體市場發展的認識。

在這裏,我先借為書作序之機,感謝政府及企業的全力支持,使我建成了中國首個“台灣大發現”綜合資訊手機傳媒,並成為跨媒體、跨地域專業的台灣綜合資訊平台。

我們目前擁有手機報、網站、廣播、微博、展覽等平台,並擁有內地台商、哈台粉絲等資源。同時,我們也是2011年中國內地12個省政府的“西博會,唯一內地台商招展平台”,更是內地眾多媒體和專業機構所依靠和信賴的台灣新聞來源。我們期許:通過不懈的努力成為全球華語市場的“台灣綜合信息第一媒體”。

我經常有機會協助兩岸的官員進行交流,所以知道,很多台灣的官員第一次來內地都會被一個“大”字給震住,這種大的規模是他們的經驗無法想象的,因此,一些台灣經驗平移到內地並不適用。怎麼辦呢?

與此同時,隨著兩岸政策的開放,內地居民了解台灣的管道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內地年輕白領透過台灣的偶像劇來了解台灣,這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我們仍然清晰地發現,仍有大部分內地居民對台灣還很陌生,談起台灣依舊停留在阿裏山、日月潭、台灣小吃、台灣明星、國民黨、民進黨這個層麵。包括有些去過台灣的內地朋友說台灣很美、很幹淨,台灣人很有禮貌、很有人情味;也有去過台灣的內地朋友說台灣城市大樓都是舊舊的,還沒有內地的好……這就是內地居民最簡單、真實的聲音。由此可見,他們對台灣內在文化依舊陌生,依舊不了解。

就有人常常問我,怎麼會想到要設立“台灣大發現”這樣一個跨媒體、跨地域的台灣綜合資訊平台呢?其實,道理很簡單——“愛台灣、讓世界看到台灣!”這是我們最初建立“台灣大發現”平台的初衷。當初建立“台灣大發現”這個台灣綜合資訊平台,就是希望兩岸多點交流、透過各樣的事物資訊、多樣貌真實地把台灣傳達出去,讓更多內地甚至全世界的同胞都能多角度多方位知道台灣、了解台灣。所以,我們選擇了內地居民每日最日常最便捷的手機媒體來傳播,就是希望透過84億的手機用戶來傳達最新的台灣信息及各類資訊,拉近兩岸長期處於信息不對稱的階段,縮短兩岸的信息差距,增進相互間的了解,讓兩岸更和平,老百姓生活更美好!

來內地經商的台商,腦子裏都有閃過這樣的想法:這麼大的內地市場該怎麼做?廣告費用比台灣貴這麼多,投放一定有效嗎?商機如何捕捉呢?如何跟消費者及時有效溝通呢?如果有現成的手機媒體,該多好!

我們也觀察到:內地居民透過手機完成的事越來越多,從手機打電話、發短信、上網、看電視、玩遊戲、交友、購物、手機錢包付費;甚至很多政府官員、企業家用手機簽發公文;手機正成為獲取信息和娛樂最便利的終端,手機媒體不僅是傳媒業和電信業的融合,更成為一種能夠集所有媒體為一體、可隨身攜帶的媒體中心。

因此,我們又建立了全球首個也是內地最大的白領“哈台粉絲俱樂部”,及正在構建中的擁有全國各省共105個的台協會的“台商服務中心”。這兩個不同用戶族群均是透過手機報來接收台灣信息的,並且能透過手機買到台灣名品、能透過手機傳播最新商機,並透過手機微博進行互動交流,隨時隨地在第一時間內將台灣最新商業信息傳達到消費者手中。我們努力幫助兩岸商人透過“台灣大發現手機報”,一起分享84億手機媒體市場帶來的無窮商機,發現台灣,從手機媒體開始!

如果iSuppli預測沒錯的話,到2015年中國手機用戶數量將達到138億,我們樂觀預見手機媒體將以信息和娛樂為主力高速崛起,以讀者需求為導向,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提供客製化的信息,未來手機媒體市場將變成重要發展行業,研究消費者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來獲取信息和娛樂是必然的功課,手機媒體龐大的商機值得我們期待。

從《第五媒體》、《無線廣告》、《無線營銷》三本著作,進而到《第一媒體》,朱海鬆先生闡述了中國手機媒體的進化過程。《第一媒體》這書的命名我尤為讚賞。身為一位投資人,我正參與中國手機媒體市場與時俱進的巨大變化;見證中國手機廣告市場發展規模僅次於日本的事實;經曆中移動的12580生活播報年收入規模首次過億的欣喜……這波趨勢與我們當初的判斷趨勢相吻合,更與朱海鬆先生的看法一致:手機媒體的地位正在從第五媒體向第一媒體轉變。

《第一媒體:手機媒體化的商業革命》值得你去學習、去研究。

2011年4月14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