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是活力的舞台,是熱鬧的競技場,總是吸引著各路豪傑趕來,無論是安身立命生存發跡,還是體育意義上的比拚。1987年薩馬蘭奇第一次來廣州,他稱讚六運會時廣州的體育設施是高水平的。23年後的亞運之火,將在新的高度上把廣州點燃,將以新的姿態映亮廣州。
功夫,不僅僅是國技,國技,就是名副其實的國富民強。
原來功夫亦可以出神入化,化入凡間俚俗,化入飲食風情,便得以意蘊悠長了。比如世相悠然的功夫茶,比如後現代的功夫熊貓,一壺茶,無不在大雅大俗、大起大落中兜兜轉轉,所謂功夫,無不在內在與外在、精神與物質、形式與載體中,互為表裏,又相互借勢。於是,功夫的延伸,實在是可以想落天外了。
嶺南國學
犖犖大端,藏之於南。國之南陲,在邊緣中遠離中心,遠離喧囂和熱鬧。冷清與孤獨中,也有治學研經的樂趣,亦有思與想的探尋。儒學一統的文化風氣下,對儒學的研究,嶺南經曆了一個從書本到實用的進程。從湛若水的理心明誌,到康有為梁啟超的經世致用說,思想的探索與理想的追尋,成全了一代先驅的必然崛起。
國學之於嶺南,在崛起中悄然成就了一條脈絡,一條清晰的發展軌跡。從賞玩於心,到神遊於思的哲學,成全了思想觀念的豁達通透,陳獻章可以明心理誌,湛若水便是體認天理與良知,到了康梁,向世人貢獻的更是縱橫天下的理念與膽識。國學不僅藏之於修身養性,更奉之於家國情懷,推動變革,推動發展,使中國一下子來個通變,動搖了腐朽帝國的根基,以文人之力搏擊江山代變,其浩然正氣,已經成了一代承傳一代的文人學士的血氣骨性,成了匹夫有責的共識。
嶺南的國學,獨樹一幟,沉穩、悠遠、曠古,開風氣之先,發前人未發之聲。雖非黃鍾大呂,卻也振聾發聵。或是針砭時弊,或是整理國故,可以登高而呼獨領風騷,亦可以窮經究學悠然歸隱,去來往返不為名利沾滯,卻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蘇曼殊的孤傲零落,陳寅恪的歸隱自賞,是大隱於市的花開花落,卻也是寵辱不驚的鹹淡自持,修為,曆來是真正的文人與士從心緒到行為,從胸襟到境界的終極。
嶺南的國學,風骨沛然,有脈絡,有沿革,有流變,亦有承習。上可以溯中原國學,下可以承西學東漸,靈活變通,遊刃自如。
中西文化的碰撞,在這裏率先交彙融合。所以,才催生了很多活絡變通、經世致用的觀念與模式。而國學的深厚功底,才可以指點東西揮斥方遒。它不喧嘩,也不邀寵,但是它不容忽視。
南天國色
綠色的天空是綠樹染綠的,明媚的街景是紅牆點染的。紅棉花開,白玉蘭香氣潛逸,明亮、晃眼,廣州是喜慶的,一連四季溫潤,飲茶飯市直落,入夜的大排檔紅紅火火,涼茶鋪的生意年頭旺到年尾,廣州是閑適的,生活在這裏被演繹得活色生香,被鋪排得放鬆愜意。這裏是很多人的驛站,是不同口音的四方來客的居家。
溫潤和暢的藍天下,有國色生香,有南國佳人。從巾幗不讓須眉的冼夫人,到冰清玉潔醉心國學的冼玉清教授,從香消玉殞的阮玲玉,到南國紅豆粵音吭麗的紅線女,國色天香的女中豪傑,用一生的虔誠與守護,成全著廣州的藝術、廣州的文化、廣州的夢想與傳奇。
這裏的藝術花開眾朵,各表其態其技。這個天地是奇妙的,在這個被界定為起承轉合,外師有化、中得心源的筆墨世界裏,打出了自己嶺南風格的旗號,樹起了自己嶺南畫派的旗幟。嶺南國畫、嶺南筆墨蔚成一家,而且是高手輩出代有傳人的大家。兩高一陳和廣州相關,第二代嶺南國畫大師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楊善琛和廣州相連,關山月的梅紅傲氣、黎雄才的山河萬裏,那是麵對泱泱中國畫壇,氣韻豐沛功底曼妙的嶺南畫派的標誌。
情趣盎然的民情風俗,年年月月把廣州的生活渲染得繽紛出彩,歲歲年年讓絡繹往來的腳步油然而生眷顧與留戀。連千裏發配的蘇東坡大人,都感歎“不辭長作嶺南人”。廣州的樂山樂水,閑適散淡,都在這裏衣食居停的小橋流水、曲徑通幽中逐一點化。天下既是家國的,天下也是民生,天下就在日常的流動中。民俗與園林,把生活烘托點綴得更加多姿多彩。而花開四季,吃通八方,更是讓此在適宜居停生息,適宜頤養天年。
金黃的年橘,火紅的木棉,五彩斑斕的花市,明豔的植物,一年春夏秋冬不敗的綠意,綠瓦紅牆的廟堂,中西合璧的騎樓,廣州街景的七彩,那熱鬧從此有了賞心悅目的效果,那散淡從此有了實在發散的去處了。
中華國夢
夢醒於東瀛的鐵蹄下,夢崛起於八國聯軍的強橫中,中國這頭睡獅要醒,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
從鄭觀應的《盛世危言》發起,江山已不再是前朝的江山,天地早已換了人間。
愛國情跨江越河,強國路萬水千山。大國的崛起,嶺南的崛起,幾代人風雲變幻,幾代人前赴後繼,萎靡過也沉寂過,奮起過也沉落過,終於迎來了開放的春天,終於等來了一飛衝天的新時代。
廣州有過怎樣的期待,廣州有過怎樣的夢想?自強,是與生俱來的情緒。
往天空放飛,往遠方伸延。世紀初的飛機、鐵路,世紀初的黃埔軍校、廣州起義。一門望族就可以跨越百年,一條街的生意就可以叫響全國。一隻在春天搖動的金手指,一個區域的騰飛,一個大國的破冰而起,就這樣開始了。
這不僅是幾代人的夢想,這更是百年中國的千年期盼。崛起,是為了強盛,發展就是真正的硬道理。
民安國泰
這是一幅齊齊動手繪製的藍圖,白雲悠悠,珠水長流,木棉吐豔,白玉蘭暗香潛逸。
大國的安泰,正是民眾的和平。而廣州的安泰,就是這裏的繁榮富足。
珠江的幾度滄桑,羊城的新舊八景,變的是新舊交替,不變的是頤養時日的情懷。
以民為本,以人為本。所以,這裏海鮮生猛,這裏茶市直落。所以,這裏有大愛的仁厚,這裏有道義的仁慈。國家的艱難相濡以沫,國家的困頓一起攜手。同心協力,沒有什麼是無法逾越的。
首善之區,就是和諧之區,就是仗義之區。雪災我們送去了溫暖的愛,汶川地震我們伸出了熱情的手,南方之南的廣州,有的是古道熱腸,更有的是熱情仗義。
真正的大情懷就是博愛,真正的大道義就是關懷。
所以,我們願意提升,我們全力以赴發展,我們不遺餘力去打造繁榮。後記
偶然,從網上信息公布的結果裏,我才知道自己的散文相隔多年後,又被選編入兩種權威的年度散文精選,並且,還進入了什麼年度華文最佳散文排行榜。這,於我是渾然不知的,是因我跟文壇同行交流之類的離得很遠,各種原因的阻隔,我隻是在自己的園地裏春種秋收著,甚至隻是自得其樂地耕耘,隻是有著“花開花落兩由之,豈有豪情似舊時”的狀態,激情還在,壯心不老,憧憬未滅,而已。是因散文是我最為心儀的書寫,就像一個夢想或者一段絕不丟棄的情愫,我會守著,不管際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