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廣州,咫尺指認,方圓可踱,城市的幅員就是從東到西,複活的記憶就是從東濠湧到荔枝灣。

而雲山珠水便穿越而過,輕輕就把一座老城攬在臂裏,鎮海樓、五羊雕、中山紀念堂、解放碑,珠江在前,日日流淌,這就是昔日盈盈可握的廣州了。

從東邊走來,就能從這座城市的近處走進曆史。

東濠湧,東邊曾經的繞城河,它把廣州人的日子與珠江的千裏煙波連在了一起。蜿蜒流淌,大江大河在不遠處,調節著春夏秋冬。曲成萬物,曲則全,讓人想到曲水流觴的儒雅,想象水潤萬物的祝福。

然而美好一度消失了,遺棄是與汙垢一齊遭劫的,水秀花香成了退色的夢,匆忙與潦草讓城中的日子雜亂無趣。

沒有人在意一條河湧的毀棄,其實是一種詩意日子的放逐。沒有人會聯想,那些也曾是家國擔負的東山大少,權力與金錢的收放中,水與理想,風聲在耳,水聲悠悠,所謂的風水,是懷擁天下的抱負中,那一點點難得的遊離與放鬆。

這湧澗可是珠江的餘韻,是居家風貌的留白,是粵人情性柔中有剛隨物賦形卻又大江東去勇於爭先的情懷寫意,雖不著一字,卻盡得風流。

從來,舊時的東山吹的是南風,溫潤、富足、暖懷,連通大海,東山大少住的是東山小洋樓,而東山大少指向的是革命、政權、經濟、強勢,抒寫的是建造一座城市的情懷。

從西邊進入,從記憶的源頭回溯。那是這座老城最觸動心弦的記憶。

一灣溪水,兩岸樹綠花紅。浪漫和詩情緣此而生,臨水而居的風情優哉遊哉,庸常的時日也是可以雅興大發的。如果說珠江是廣州的唐詩大作,荔枝灣則是西關的宋詞小令。風生水起時,這西關,從此就是如詩如畫的時光裝點,比夢境來得真實,比真實來得嫻雅。它成了城中生活不可多得的柔情寄托。

當它一度被覆蓋以後,奔忙勞作的一日三餐開始失色,所謂何來,營營苟苟,活著可以沒有尊嚴沒有浪漫沒有詩意的嗎?活著就是負累奔波粗陋苟且嗎?沉默經年,沒有答案。隻有在文字圖片的慰藉中,遙想當年,那是仰望天空的西關小姐,一生無言的傾慕與心痛。

這溪水是母親河的流波,是市井民情的閑筆,是西關文化的泉眼,沒有滋潤,就注定幹枯、消失。

舊時,西關吹的是東風,輕快、舒爽、閑散、自在,可品可賞的日子,可鑒可歎的光陰,灣畔小艇,粵曲悠然,涼風送爽,其樂陶陶。西關小姐芳蹤無覓處,亦是情趣失蹤的寡淡斷腸時。

守候是會喚醒感動的,等待終究會有回應的。天地萬物同在,今夕何夕,時間見證,這就是2010年廣州的金秋。

這不再是虛擬,也不再是夢想。眼睛與眼睛真的重逢,夢境與現實真的攜手。溯源而起,源水而至,波光盈盈中,相遇,隨緣,再相逢,此處是——河湧、棧道、花圃、清流潺潺,彼處是——回廊、花船、柳岸、拱橋彎彎,都是情懷可掬,愛意綿綿。複活的不光是美景,喚醒的不光是記憶,那些隨風而至的暢達,該是無聲的讚美和感歎,人生如斯,幸甚幸甚。

東濠湧與荔枝灣,是老城臨水風情的琴弦琮琮,東山大少與西關小姐,是不老情懷的絕配風采。如今,相約一齊複現、一齊緬懷,東山與西關,一齊呼喚應答,在城中央,在水中央。

3.最活力最時尚

色彩,在想象力的調配下塗抹,光亮,在創造力的驅遣下變幻,有一種魔力鬼使神差。從此,想落天外,要多瑰麗便有多瑰麗,要多炫目便有多炫目。

新廣州的脫胎換骨閃亮登場,令世人目瞪口呆——

小蠻腰,是舞者的曼妙,舞者的嬪紛。靈動生輝的不光是撩人心魄的顧盼,還有那婀娜多姿的迷醉,動靜顰笑,把南國的風情演繹得淋漓盡致、出神入化。

仔細捕捉一下她的神韻,嫣然百態,風月無邊,色彩,就是巧奪天工配置的表情,層深漸進,又回眸百媚,身段,就是無與倫比的風華絕代,怎麼勾勒怎麼美妙,怎麼描摹怎麼出彩。什麼叫驚豔?就是驚呆了回不過神來。什麼叫攝魂?就是陶醉了卻不知道從何讚美,話到嘴邊,感歎中,卻又風流雲散。

從此就烙進了腦裏心裏,從此就像刺繡一樣針腳綿密地穿織成今生今世的記憶,對廣州永遠的印象與記憶。

在空中伸出手去領受,小蠻腰的婀娜姿彩,如流雲顧盼。在空氣中用眼睛撫摸,小蠻腰的輕盈曼妙,如水濃情,握是握不住的了,就用心去裝載一些吧。

這是一條時尚盛放的大道,新中軸,有最奢華的設計,有最現代的裝點,大都市的華彩,就在這裏列陣而出。

所有的高樓都容光煥發,為每一次城中的徜徉鞠躬致禮。這是一次再次跨世紀的檢閱,雙礪出水的歌劇院,正大方圓的文化容器博物館,永遠打開冊頁的圖書館,未來就是超越的少年宮,夢想綻放的時候,智慧就是最震懾奪目的驚豔,知識就是最美麗恒久的妝容。

把視線延伸到水湄邊,這艘船也許永遠停泊,也許放飛想象的時候才會起航。海心沙,這是誰賜予的綺情的名字,或者浪漫與優雅從來就是它的天賦。大海的心凝聚成沙、成晶體,流泊至此,堆積在此,珠江從此不再是孤獨的,珠江從來就是風花雪月的,讓航者歸返,讓癡迷者停泊,這條婉約曼妙四季常綠江水長流的多情的江河,不是用豪放,而是用溫婉的柔情,把所有的愛都擁在懷裏,母親一樣的情懷,然後把夢帶向大洋大海。

新中軸線南北飛架,另一座廣州未來的彩虹,山還是那座叫白雲的山,水還是那條喚珠江的水,而城,則是煥然一新的大都會新城,田,已經是舊貌新顏的後花園了,海,更是拓寬格局通向大洋的未來。

這裏有一個詩意的名字,這裏就是天河,鵲橋已渡,天上人間,是天上的銀河落戶凡間。

4.最詩意最廣州

珠江彎彎玉帶長繞,一代一代人長大,一年一年珠水長流,由東往西,母親河的生命,日出日落的輪回,美好終於重新回到身邊,輝煌與燦爛終於再度降臨。

因為珠江,廣州與水結緣。

落雨大,水浸街,民謠響起來的時候,應該是市井風情最熏風和暢的時候,熙熙攘攘的街市,摩肩接踵的商鋪,悠遊度日的閑適,心無掛礙的逛蕩,騎樓下店鋪裏五花八門的美食、琳琅滿目的商品,忽出其右其左的俊男靚女,嬉戲親昵,熱辣辣的商情,熱烘烘的人情,活著是什麼?活在是一種自我,或者就是一種自在,生存大哲學,得失隨意鋪排,車載鬥量的歡快和放鬆,沒有比這更廣州的了。

月光光,照地堂,民謠再度響起來的時候,應該是舒展淡泊的廣州情懷,最濃釅最酣暢的時候,天人合一,天承地合,有星光的月色和有月亮的夜晚,一切都在大自然的恩賜中,一切都在大自然關愛的懷抱裏。所以,沐天地之光,浴天地之情,就是幸福融融的時光了。

人們唱頌,人們感恩,人人怡然自得,月光照拂揮灑著的人間情熱,自得其樂的享用與心懷敬意的侍奉,比一盅兩件更實惠講究,比老火靚湯更舒心潤肺,如此的曉暢明白,這就是天地諧和賜予每個人的禮物,這更是一份地老天荒的心情,它讓日子指向深遠,它讓現在連通將來。

什麼時候開始的,真的不知道,這纏纏繞繞的情結,成了難舍的鄉愁,是老廣州剪不斷理還亂的心思,是漂泊者的故土,新老客家的歸屬。

一滴水流淌為湧為溪,湧澗聚合為江為河,江河彙入大海,天地永在,生生不息。

因為珠江,廣州早早就走進大海。

史載中的廣州,所有的航船指向蔚藍,出發與歸航,是遠方的召喚,是萬國來儀的盛景,賓朋彙聚的繁華烙印在城市的榮耀裏,地球之央,大海之心,記憶中的廣州,從來都是麵朝大海,春暖花開,廣州,從來都是向海而生,活力衝勁四濺。

還是在這樣的時刻,浪漫豪情,才能再續盛世華章,亞運大典,就此成全了廣州詩篇上演的精彩舞台。

還是在這樣的時刻,既然你我有緣重逢,那麼你我再度相約吧,命運不可違,命運早已寫定。

來吧,從現在起,麵向珠江,把你我的手臂伸長舒展,為母親河歡呼喝彩,然後,麵背珠江,把你我的致禮還給祖先——城隍廟,還給這座城市的第一樓——鎮海樓,雲淡風輕,江水潺潺,心有多高,天就有多高,江有多長,心就有多遠。

這條中華大地三大河流的水係,這條南方的紐帶,這條廣州的白玉珮鎏,這條大河有多少千古風流,這座城市就有多少風範縷縷。

一條河流和一座城市的故事,那是百代吟唱。

一座城市和千萬顆心的關聯,那是千秋情懷。

說有多輕就有多輕,可以順流而下,也可以溯源而上。說有多重就有多重,歲月的阻隔算得了什麼,時間的堆疊又算得了什麼,至尊——是山長水遠不變的,摯愛——是山重水複不老的。

就是現在,因為亞運,因為三十年變革的期盼,因為十年變遷的召喚,眼睛和眼睛再度重逢,你和我再度相遇,有一種愛在心底生根,如歌聲唱誦,奔跑收獲超越,把自豪舉過頭頂,引領風騷,獨步芳華,將是廣州為自己描摹的未來。相遇或者錯過:隨廣州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