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29日,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舉行臨時大總統選舉會議。到會代表十七省 45人。每省一票,孫文得 16票,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定於公曆元旦入南京就職。孫文致電袁世凱,自己雖暫時擔任臨時大總統,“而虛位以待之心,終可大白於將來,望早定大計,以慰四萬萬人之渴望”。
孫文在答《大陸報》記者問時豪邁宣稱:“吾黨固已定期起事,然不欲如武昌之急促,廣州今前兩年曾兩次起事,故吾黨不得不乘機起義,不然恐無機會,是以有今日之現象,倘若待吾黨布置完備,依時崛起,即一呼可得廣州、武昌、南京三巨鎮,並可聯合大軍,直搗黃龍,不費戰爭,可定大局。 ”
1912年 1月 1日,上午 10時,孫文偕各省代表由上海乘滬寧線專車赴南京。下午 5時,抵達下關車站。孫文曾經說過,總統府不要華麗宮殿,如果沒有合適的房子,搭個棚子作總統府也無妨。不過,現在他們不用搭棚子了,舊兩江總督署已改為總統府。晚上 10時,在二十一響禮炮聲中,孫文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改元為中華民國元年。
亞洲第一個共和國誕生了。
消息傳來,廣州又再度沉浸在歡樂的狂潮裏。陳炯明認為,國家已到了一元複始,萬象更新之際,一切都要走上正軌。
首先要解決的是都督問題。孫文早在香港時,已表示屬意於汪精衛,陳炯明亦向臨時省議會推薦汪精衛為都督,得到臨時省議會的同意,軍團協會隨即致電汪精衛,請他速回廣東就任都督。陳炯明也親自致電汪精衛催駕。詎料,汪精衛複電軍團協會,一口回絕。他受安那其主義的影響,曾表示過這輩子都不願做官,所以隻願追隨孫文而不願到廣州當都督。 0
廣州辛亥年
孫文又提議請朱執信、馮自由、鄧澤如等人,作為候選都督。臨時省議會亦無異議,一律按名單推舉,詎料這幾個人誰都不肯接任,朱執信和廖仲愷甚至提議請大塘鄉綠林首領李福林當都督,這可把臨時省議會激怒了,堂堂廣東都督,幾個革命黨人你推我讓,完全不問廣東紳商、民間的意見與感受,簡直就是對憲政與自治的侮辱,於是強硬表示,如果汪精衛不來廣東,應該立即另行選舉。“選舉乃地方人民之權,若中央政府派人,應由憲法上規定。今憲法尚未成立,若派人來,絕不公認。 ”
1月 16日,廣東總商會致電南京臨時政府,請求孫文下令代理廣東都督陳炯明繼續留任,“因為汪精衛再次謝絕來穗,且陳炯明處理政府事務令人滿意”。
革命黨人確實還沒習慣民主政治的運作,一切仍沿用當年同盟會內的做法,幾個革命黨領袖之間,你推薦我,我推薦你。經廣東紳商反對後, 1月 25日,孫文致電陳炯明,請他勉為其難,擔任廣東都督。臨時省議會迅速推舉陳炯明為都督,並於 2月 7日,再次公舉他為廣東正都督,電請孫文取消代理都督的稱謂。但陳炯明堅持他隻能代理,不能坐正,正式省議會成立在即,正式都督應留待正式省議會選舉產生。
事實上,陳炯明也要接受輿論的監督,並不因為他與紳商關係較好而獲豁免。 1月 10日,廣州的報紙刊登了燕塘新軍即將解散的消息,這是一條假新聞。陳炯明以“事關軍政,不容捏造事實,擾亂軍心”為由,扣留了兩名發布假消息的記者,但旋即釋放了,而廣州報界公會卻窮追猛打, 17家報館連署,發表“告同胞書”,指責陳炯明
“豈欲藉報館以逞威福,欲為數月前封八家報館之張鳴岐第二耶?”他們用非常尖刻的措詞說:
今日之廣東軍政府,為廣東三千萬同胞之軍政府,敝同業任監督之責,隻知竭力維持,無論何人有違共和政體不規則之行為,必起而糾正之。今詰陳都督幹涉各報之野蠻舉動,隻屬陳都督個人之事,實於軍政府無涉,吾粵無陳都督,固尚大有人在。
0
共和新起點
陳炯明沒有一走了之,也沒有像胡漢民那樣大罵報界。他派警察廳長陳景華到報界公會,聽取意見和解釋政府立場,取得了報界的諒解,事件最後“和平了結”。
陳炯明迫切需要利用有限的時間,把政治帶上正軌。共和帶給人民的,不應該是戰亂,而是建設。他首要解決民軍問題,把廣州的民軍組成北伐軍,派去支援其他地方的革命。那些扶不上牆的癩狗隊伍,則設法遣散。經過一番艱難的整頓,廣州的民軍,從原來的 14萬,減少到隻剩下兩三萬人。一直密切留意廣州局勢的美國領事,驚訝地表示:“試想陳都督手中有限的材料,他本人又從未當過管理的官職,廣州得到平靜度日,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
陳炯明召開各界茶話會,把省港一百多來賓請來,濟濟一堂,討論維持秩序的問題。陳炯明在茶話會上,決然表示,法律秩序必須盡快恢複,民軍強買強賣、強占民房、包娼包賭固然是違法的,但強迫剪辮、聚眾毆打等,也是違法的,今後都不允許再發生了。
廣東的紳商十分讚同陳炯明所說,但懷疑政府的落實能力,目前治安混亂,土匪蜂起,“官之衛民,不如民之自衛”,他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於是由絲業巨商岑伯著、出口洋莊商人陳廉伯,聯同郭仙舟、盧輔臣等商人,發起組織“粵商維持公安會”,由陳廉伯讚助了五百元開辦費,在下九甫的錦綸堂正式辦公。陳炯明並不反對商人自衛,甚至鼓勵他們組織起來。
在陳炯明心中,已勾畫好一個“模範省”的藍圖了。且看他在辛亥年最後一個月份的日程表:
1912年 1月 6日,陳炯明請臨時省議會草擬整頓紙幣方法,鞏固新政府的金融信用。
1月 8日,宣布禁賭禁娼,不僅禁止公賭,一切私賭亦懸為厲禁;所有妓女一律遣返回家,包括疍民的花艇,亦不準經營。同日,陳炯明致函沙麵租界的英國領事,要求英軍立即停止在沙麵布防,函稱:“軍政府成立兩個月來,盡力安撫民心,沙麵的安全,我們是絕對有信心能保證的。貴國在沙麵增防,反而會驚動人心。我要求 0
廣州辛亥年
您馬上撤退軍隊,以表示和平共處的精神。”並將相同內容的函件送達美國領事。
1月 14日,提出要在短期內拆除廣州城牆,修築馬路,以利交通。
1月 20日,宣布劃一廣東省幣製,市場交易,一律以毫圓計算,廢除兩數。臨時省議會討論成立資本 3000萬元的廣東銀行。
1月 22日,集合北伐各軍,在燕塘舉行誓師大會,陳炯明親自宣讀誓詞。
各項市政建設,轟轟烈烈,有聲有色。當時廣州的街道,大部分隻有幾米至十幾米寬,迂回彎曲,形同迷宮。同治年間的廣州漢軍副都統杏岑果爾敏,寫過一首竹枝詞諷刺:“逼仄形容處處皆,更無一處豁胸懷。分明窄窄驢車路,硬起名兒叫大街。”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近年因治安不好,各街口都築起街閘,晚上街閘一關,行人斷絕,滿城一片漆黑。這就是華南第一大都會嗎?這就是曾經號稱世界十大城市之一的廣州嗎?陳炯明誓言要改變這樣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