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3 / 3)

軍政府另有給巡警的布告,要求他們上至官長,下至巡警,一律

在左臂纏白布,在局中懸掛白旗,以示反正。任何人不得撤離職守,

倘臨事之時,官警棄局先逃,置人民於不顧,造成同胞受擄掠之害,

軍政府必定派探拿獲,從重治罪。

上午,各界代表在谘議局集會,到會人數比昨天還多,幾千人把

谘議局裏裏外外擠滿了。會議由剛剛從牢裏釋放出來的陳景華主持。

在今天的大會上,將推舉張鳴岐為大都督,龍濟光為副都督,蔣尊簋

為軍事部長,並舉行隆重莊嚴的授印儀式。

但張鳴岐、龍濟光都沒有露麵,大會隻好派代表把印信送往總督

署,大家在會場靜待回音。代表到總督署後,才發現早已人去樓空。

再轉往龍濟光處,龍濟光也不肯就職。代表垂頭喪氣地返回谘議局報

二百年江山說垮就垮

告,與會者頓時嘩然。

喧鬧聲中,潘達微提議選胡漢民為都督。大家紛紛讚成。但這時胡漢民還在香港,便推舉蔣尊簋為臨時都督,陳景華為民政部長。軍政府正式成立了。有人跑到谘議局樓上,在屋頂升起了一麵代表共和國的旗幟——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幾千人一起仰望國旗,鼓掌歡呼。

這是孫文在南方地區鬧革命使用的旗幟,當初同盟會在決定革命軍旗幟時,曾經發生過一場辯論。孫文主張用青天白日旗,興中會在廣州舉行的第一次起義,用的就是這麵旗幟。但黃興認為這個圖案與日本太陽旗相似,有日本並華之象,不宜采用,他主張用井字旗。兩人大吵一場,不歡而散,幾乎導致同盟會破裂,但最後黃興也接受了青天白日旗。

孫文後來在旗上加了紅色,據他解釋,紅色是鮮血之色,代表為自由不惜流血;青色是天空之色,代表公正平等;白色是純潔之色,代表人心清潔乃能博愛。十二道叉光代表幹支之數,富有中國味道。孫文認為,在以往的革命中,托命於是旗者數萬人,所以決不能放棄。

廣州紳商何以會收藏革命黨的旗幟?原來江孔殷前不久在順德一帶清剿會黨時,收繳過一批旗幟,其中就有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似乎表明紳商已經完全認同革命黨了。

大會通過了十大議案:

一、歡迎民黨組織共和政府及臨時機關。

二、宣布共和獨立,電告各省及各國。

三、所有舊官吏,願留為新政府服務者聽,唯必宣誓忠於中華民國。

四、所有旗滿人,一律看待。

五、調新軍回省,一律給還槍彈,並將退伍兵士,概行征回;所有巡警防營,亦仍舊服務。

六、所有士農商工各界,各安常業,新政府擔任保護。

七、管理財政員,向日該管人員,不得擅離職守,俟新政府派員接收。

廣州辛亥年

八、釋放罪囚,許其改過自新。

九、對於省會及各處會黨,以前所犯,一切不問,自新政府宣布

之後,不得擾害地方治安行為。十、編練民團。蔣尊簋隨即以谘議局為臨時都督府,出安民告示:“粵省獨立,

已舉都督,主持政務,通告各國,兵隊保護,秩序回複,各宜安業,同享幸福。辛亥九月十九日”。並通告舊政府各衙門:“照得廣東全省,本日已宣告獨立,改隸中華民國軍政府之下,已舉定本督為代理都督。所有全省事務,均歸本都督統轄。以後貴局所一切應辦事宜,應聽候本都督命令施行。現在一切暫仍其舊,勿得違誤。 ”

谘議局收到的第一份賀電,來自李準駐節的虎門要塞:“廣東獨

立,民國萬歲。虎門威遠炮台全體敬賀。”長堤的水師公所鳴炮致賀。

隨後,佛山、香港等地也先後發來賀電。李準急電香港胡漢民:“張

鳴岐已走,谘議局開會,舉公為都督,盼即來省。”谘議局和陳景華、

鄧慕韓等人,也紛紛致電胡漢民促駕。

下午,李福林率領河南民軍,宣布服從新政府,奉蔣尊簋之命入城維持治安。江上煙水茫茫,千船競發,紅旗半卷過江來,成千上萬的士紳商民聚集在長堤歡迎。城頭豎滿了紅青白三色國旗,還有許多寫著“中華民國萬歲”、“新漢萬歲”、“民國軍萬歲”的旗幟,也夾雜在國旗中間,臨風狂舞,如火生風。當民軍的船泊岸時,沿岸響起了一片爆竹聲,在煙霧彌漫之中,萬眾歡騰。

這時,全城都被鞭炮聲淹沒了。昨天還冷冷清清的街道,刹那間

鼓樂喧天,沿街店鋪都開門營業了,還紛紛掛出“漢族光明”、“恭祝

苛政消滅”等各式標語。海珠偵緝局、同慶戲院保安隊和各軍營、巡

警區,一律改掛民國旗幟。全城商店都停止營業了,但不是因為罷

市,而是“東家有喜”,全體店主、店員都聚餐慶祝。各街燃放鞭炮,

所有炮仗店的存貨,都被搶購一空。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鑼鼓聲,從

中午 11時一直到當晚深夜,仍此起彼伏。由康有為弟子徐勤主辦的《國事報》,是廣州最有影響力的一份

立憲派報紙,這時也被革命的氣氛所感染,自己在門口張貼一張大

二百年江山說垮就垮

標語,上書“廣東現已獨立,快看國事報投降!”樂善戲院門前,貼出了一副大對聯:“鐵血鑄成新世界,黃魂恢複舊山河”,引來許多人圍觀。

人人臉上掛著笑容,個個神采飛揚。男人們爭先恐後,湧到“飛發鋪”(理發店)剪辮子,以致三街六巷的飛發鋪都大排長龍,飛發佬忙得不亦樂乎,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有些還在江上行駛的渡輪,聽到獨立消息,乘客們等不及上岸,就在船上爭相剪辮了。據說這天廣州剪辮的人,多達二十餘萬,創下了空前絕後的紀錄。

谘議局致電全國各省谘議局:“廣東全省新舊水陸旗滿軍隊,於本月十九日全體反正,豎民國旗。二十二日軍政府成立,兵不血刃。闔全省紳商軍民,歡聲雷動,公舉胡漢民為都督,藩、學、運、交涉、提法司、巡警、勸業道、首府縣盡逃。民軍起應者數萬,踴躍效力。各府州縣,傳檄可定。 ”

廣州,在一槍不發,滴血不流的情況下,和平實現政權轉手。這是全國唯一和平易幟的省會城市。曆史的新一頁,從此揭開。

廣州辛亥年

——1911:三千年大變局之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