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2 / 2)

進了五仙門,順著小市街可直達歸德門。歸德門附近,有小市、大市(今惠福西路)、歸德門三個墟。每逢朝墟夕市,從四鄉八鎮販運而來的海鮮、河鮮、蔬果、山貨,填街塞巷,喧鬧不息。小市街短短四百餘米,便連接著濠畔街、大新路、一德路、五仙門這些繁華鬧市,真是千門萬戶,步步錦繡,最大的特色是滿街都是“補鞋佬”,一檔接著一檔,連成一片。

陳其尤沿街踏勘,隻見歸德門內,依次立著四座著名的牌坊:惠愛坊、忠賢坊、孝友坊、貞烈坊。惠愛坊是紀念任囂、趙佗、陶侃、韓愈等有功德於本地的北方官員;忠賢坊是紀念陳獻章、倫文敘等粵籍忠賢;孝友坊是紀念粵籍賢良的;而貞烈坊則是紀念一批粵籍節婦的。

四牌樓最有名的就是元宵的燈市,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了,早在南漢時,廣州元宵之夜,六榕寺的花塔便上下燃遍燈燭,與月比光,預祝豐年,稱為“賽月燈會”。當年兩廣總督阮元,也曾寫詩詠讚歸德門燈市,第一句就是:“海鼇雲鳳巧瓏玲,歸德門前列彩屏。 ”

現在雖然不是元宵節,但中秋節快到了,有些店鋪也開始賣花燈了。陳其尤在歸德門下找到一家婦科西醫李仁軒醫館,位置正好在九衢三市的要衝之地,可以一眼關七,十分合適,更巧的是,李仁軒醫生是周惠普的老師,連租房子都省了。陳其尤製定了一個計劃:到時讓周惠普用提籃提著炸彈到醫館,假裝探訪老師,等鳳山的轎子經過時,衝出門外投擲炸彈。附近還有一些黨人扮成補鞋佬,在街邊擺攤接應。

但暗殺組為了預防鳳山不走歸德門,所以在雙門底附近,也安排了一組人馬。這一組的執行員是李沛基。

周之貞化名陳八到了廣州。暗殺團在上次暗殺李準前,已花一千

隻憂博浪錐難鑄

元在倉前街頂下了一間要歇業的山貨店,改為“成記洋貨店”,用來存放炸彈。後來由於林冠慈炸李準沒有用上這間店鋪,所以至今沒有暴露。倉前街南端是水師公所,北端是警察區署,橫街通接官亭,是官員從天字碼頭入城的必經之路。

洋貨店右邊是一家理發店,左邊是一塊空地,堆滿了竹器,對麵一排五六家都是竹器店。為了不引起街坊懷疑,周之貞做戲做全套,一麵重新裝修店麵,一麵花了五百元入貨(也有說貨物是南堤的永南百貨店撥給他們的),所有的錢都從黃興那兒支付。

暗殺團日夜趕工,造了三枚大炸彈,一枚裝 6公斤炸藥,另兩枚各裝 3.3公斤炸藥,連同彈殼,總重約 30公斤。彈殼是請濠畔街的機器工人製造的,他們生怕炸彈威力不夠,再加入鐵屑、玻璃碎,提高它的殺傷力,然後運到店內收藏。按照計劃,以倉前街為第一關,雙門底為第二關,惠愛中為第三關,每一關都布置人員埋伏,務求做到萬無一失。

周惠普作為執行員,自知九死一生,她並不怕死,但還有些小小的願望未完成。她讓陳其尤為自己拍照,存作紀念;又提出想在死前見見暗殺團領導之一的陳炯明。陳其尤明知出於安全保密的紀律,這個願望不易實現,但又不忍令這個可能隻有幾天生命的如花少女失望,還是把她帶到香港。結果,周惠普當然沒有能夠見到陳炯明,暗殺團隻派了一名下級人員與她見麵,勉勵一番,便讓她趕快返回廣州。周惠普內心頗覺失落。

秋分過後,一切都準備停當了。刺客們在城裏靜靜地守候著,每天看著日出日落,月圓月缺。在中秋節的晚上,一輪柔和的圓月當空照,家家戶戶都擺上了月餅、柚子、芋頭、紅柿、田螺,有人在拜月,有人在賞月,提著燈籠的小孩在大街小巷奔走、嬉戲。但枕戈待旦的暗殺組成員,這時當然沒有賞月的雅興,他們每晚都和炸彈躺在一起睡覺,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個念頭都是:什麼時候才能用得上它們?

就在這漫長的寂寂等待之中,震驚中國、震驚世界的武昌首義,於公曆 1911年 10月 10日,夏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爆發了。

廣州天字碼頭清代的相片,當時是迎接欽差大臣的正南門(永清門)。

廣州辛亥年

——1911:三千年大變局之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