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1 / 2)

第二十二章

22

隻憂博浪錐難鑄

廣州辛亥年

8月 15日,朝廷調荊州將軍鳳山,為廣州將軍,接替被溫生才刺殺身亡的孚琦。鳳山姓劉,隸漢軍鑲白旗,曆任近畿陸軍第一鎮統製、西安將軍、訓練近畿各鎮大臣,以手腕強硬著稱。但他並不願意到這個革命黨橫行的南方城市,因此接到調令後,一直遲遲吾行。

鳳山不南行,革命黨就有充分的時間,籌備怎麼去殺他了。黃興打算親自去執行暗殺任務,他致電孫文和致公堂:“弟行此,以粵事非先破壞,急難下手,且不足壯黨氣,酬死友。唯設機關及養恤費甚巨。茲李準雖傷,須再接再厲,懇助萬五千元。 ”

8月 31日,孫文從舊金山彙了一萬港元給黃興,作為暗殺機關的經費,但他反對由黃興親行暗殺,因為他目標太大,在同盟會內的位置也太重要了,無人可以替代。孫文對胡漢民說:“暗殺須顧當時革命之情形,與敵我兩者損害孰甚。若以暗殺而阻我他種運動之進行,則雖殲敵之渠亦為不值。敵之勢力未破,其造惡者不過個人甲乙之更替,而我以黨人之良搏之,其代價實不相當,唯與革命進行事機相應,及不至搖動我根本計劃者,乃可行耳。 ”

孫文寫信給其他黨人,請勸告黃興:“蓋黃君一身為同誌之所望,亦革命成敗之關鍵也,彼之職務,蓋可為更大之事業,則此個人主義,非彼所宜為也。 ”

黃興終於接受了大家的勸阻,改派自己的姨甥李應生、李沛基兩兄弟,以及周之貞等人到廣州,負責籌備刺殺鳳山的工作。李氏兄弟是廣東海豐人,弟弟(沛基)才十六七歲。周之貞是廣東順德人,原是洪門弟兄, 1905年加入同盟會,槍法奇準,百步之外擊物,百發百中。

黃興告訴他,李準雖然受傷,但仍活著,這是首要目標。周之貞問:“如果李準一直躲著不出,張鳴岐、龍濟光可殺嗎?”黃興毫不猶

豫地說:“可殺! ”

隻憂博浪錐難鑄

送別之日,已是涼風漸起的季節,黃興臨海遠望,想起半生的奔波,多少老友已成新鬼,不禁滿懷悲愴,口誦一詞,作為訣別:

畫舸天風吹客去。一段新秋,不誦新詞句。聞到高樓人獨住。感懷定有登臨賦。

昨夜晚涼添幾許。夢枕驚回,猶自思君語。不道珠江行役苦。隻憂博浪錐難鑄。

某些史書稱暗殺鳳山的行動,是由黃興親自布置的,與支那暗殺團無關。其實,刺客確實是黃興挑選的,但整個行動是支那暗殺團安排的。他們派了梁倚神、李熙斌、朱述堂三名團員到廣州,協助布置一切。陳炯明也介紹了陳其尤、馬其英二人作為執行員,組成另一個小組。

梁倚神、李熙斌和高劍父躲到婆髻嶺,專門為這次行動研製一種特殊的炸彈。在炸藥裏混入了毒藥,據說血液一遇這種毒藥,瞬間凝固,中者必死無疑。他們還用一頭牛和兩隻狗做實驗。一聲爆炸,砂石橫飛,濃煙散處,兩條狗都已氣絕,小牛雖隻受輕傷,但藥力發作,掙紮半小時後亦死。試驗完全成功,大家歡呼雀躍。

將軍府在惠愛街(今中山六路),至今仍保留有將軍東路、將軍西路等路名。根據以往的慣例,廣州將軍抵達廣州後,都是從天字碼頭下船,然後坐轎子沿長堤到小市街(今解放南路)入歸德門(今大德路與解放路交界處),經四牌樓(今解放中路)前往將軍府。

陳其尤介紹了一位名叫周惠普的女子擔任暗殺執行員,她是兩粵醫學堂的學生,生得身材高大,不讓須眉,她在報紙上看到鳳山即將到廣州的消息,自告奮勇承擔暗殺任務。香港的機關給了陳其尤 250

武昌中秋起義會址 ,武昌胭脂巷 11號舊影。1911年 9月 24日,湖北文學社和共進會在此舉行聯席會議,決定在 10月 6日中秋節發動起義,後被迫推遲。

1911年,湖北武昌起義時,起義軍新軍工程八營駐地舊址。

廣州辛亥年

元經費,讓他在長堤附近租一間房子,作為行事的據點。

廣州南麵有兩道城牆,把新城與老城分隔開,如果沿著長堤從東往西走,先到五仙門,再到靖海門。以前河南人大多以種花和種茶為業,花農每天用艇仔把鮮花運往河北,都是在五仙門碼頭泊岸,然後販往各城門的花市,僅素馨花每天就賣出不下數百擔,所以五仙門碼頭又有“花渡頭”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