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2 / 3)

廣東人雖然聽不懂他的話,但會場有人替他翻譯:“唯夫川、粵、湘、鄂共同之急難,如果不能徹底破除召禍患的借款合約,則四省之財政命脈將永遠操於他人之手,而四省以亡,貽全國以腹心潰爛之 1

廣州辛亥年

憂。故今日不如四省共同一致,以破除此召禍之約,較易為力。四省是坐在同一條船上的,如果其中一省屈服了,或雖不願屈服但又不願出力去抗爭的,其他想抗爭的省,就勢單力薄,不易勝矣! ”

說到最後,白堅突然掏出利刃,在手上劃開一個口子,頓時鮮血噴湧,他在一塊白布上血書“粵蜀非聯合不可”七個大字,與會者無不目瞪口呆,被那一身、一桌、一地淋漓的血跡所震懾,一時鴉雀無聲,氣氛至為淒婉凝重。

直到李煜堂拍案而起,大家才恍如夢中驚醒。李煜堂是同盟會員,一位藥材商人出身的保險業商人。他激動地說:“白、龔二君遠道而來,不是為了一省,而是為了全國,關係重大,萬望大家常以白君血書為惕,然後團體才可以更加堅固!”大家立即報以暴風驟雨般的掌聲。

一位廣州商人即席捐出一百元,發起組織“旅港香港保路會”,大家都熱烈響應。 8月 31日,因資政院第二次年會開幕在即,白堅先行前往北京活動。留在香港的紳商董事們,致電廣州,邀約谘議局議員、總商會、九大善堂、七十二行、粵商自治會、宏仁演說會、報界公會和全省各民間團體的代表, 9月 3日到香港開大會。

當天,一場台風正橫掃南中國海,風橫雨驟,但仍有上萬人冒雨前來參加,龔煥辰、陳淯等四川代表也來了。胡鼎男宣布廣東保路同誌會成立,會場上的歡呼聲、鼓掌聲,蓋過了屋外的風聲、雨聲。大會推舉善董陳春田、商董伍耀廷、學董熊長卿為廣東保路會主席。

龔煥辰登台演講,說到四川保路運動的前因後果時,痛哭流涕。但他提醒大家,切勿暴動,以免給政府鎮壓的藉口。四川的保路運動雖然罷市、罷課,但一直堅守文明,和平、理性地提出正當要求。如今粵、川、湘、鄂四省聯合行動,相信一定會獲得成功。

龔煥辰提出四點建議:一、派代表入北京,限日起程,給以證書,示以宗旨及進行方法,有進無退;二、起草請願書,公舉德高望重的人領銜,公呈兩廣總督,請為代奏;三、派人到南洋各埠,聯絡華僑,設立分會,互為呼應,限製鐵路公司總協理,不得私相授

1 受,擅將路權喪失;四、將今日大會情形,宣告中外,表示廣東人的

保路運動移師香港

政見,以免朝廷動輒稱廣東人毫無異議,而誣蔑川、湘、鄂三省人是“少年喜事”。

會場一片呐喊,都是表示讚同,當場推舉劉少雲、梁楚三為赴京

請願代表。龔煥辰以悲壯的語氣說:“代表們為救亡起見,任大責重,

深入虎穴,與路賊相抗爭,萬一遭到格殺,等於殺我們全體!應在代

表起程時,開哀送會,大家穿上白色衣服送行。”說罷,放聲大哭,

大家受到感染,都哭起來了,會場上哭聲震天。

事實證明,中國的商民還是太善良了,以為隻要堅守文明,官府

就不會暴力鎮壓。他們很快就要付出血的代價了。

廣東、湖南在鎮壓民間的反對風潮時,雖然都使用了“格殺勿

論”四個字,但張鳴岐隻是虛張聲勢,並沒有真的開槍,卻被盛宣懷

作為成功經驗,介紹給四川,盛宣懷在致四川總督趙爾豐的電報中

說:湘、粵兩省,對付罷市、罷課的亂黨,在告示中有“格殺勿論”

四字,亂黨立即就老實了,四川也要強硬起來,對罷市、罷課倡首數

人,一經嚴拿懲辦,自可息事寧人。

趙爾豐拿了這四字真言之後,竟然信以為真, 9月 7日,他拘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