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中外記者的紅色之旅
1944
關鍵詞: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采訪延安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德、意、日法西斯集團土崩瓦解,整個反法西斯戰線捷報頻傳。可是在中國,一方麵,國民黨戰場上出現了駭人聽聞的豫湘桂大潰退;另一方麵,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廣大軍民革命熱情高漲,眾誌成城,到處呈現蓬勃向上、無往不勝的可喜景象,二者形成了鮮明對比。紅色延安,這塊神秘之地,激起了全世界好奇和向往的目光。1944年6月9日,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一行21人抵達延安,開始了他們的紅色之旅。
6月9日下午,中央軍委參謀長葉劍英設宴為中外記者洗塵。12日清晨,中外記者參觀團全體成員收到了一張由毛澤東發來的淺紅色請柬。12日下午3時,毛澤東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接見了21位中外記者。記者們對延安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和新鮮,在同毛澤東的談話中提出的問題也特別多。
會上,毛澤東就記者們的提問迅速歸結為三個主要問題,並在致辭中進行了闡述:一是國共談判。毛澤東希望談判有進步,並能獲得結果,但具體的商談還無可奉告。二是關於第二戰場。毛澤東認為沒有第二戰場的開辟就不能打倒希特勒,它會直接影響歐洲,也會影響太平洋和中國。但中國的問題還要靠中國人自己來努力,單有國外情況的好轉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毛澤東重點談了第三個問題,那就是中國的民主與統一問題。他說,沒有民主也就沒有真正的統一。解決中國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實行民主製度,不僅政治上需要言論、出版、集會與結社的自由,而且要求在軍事上、經濟上、文化上的民主。這是當時的真正要求,要求共產黨及其他政黨的合法地位。
毛澤東侃侃而談,令記者們傾倒,他敏銳的眼光、縝密的思維、獨到的見解和開門見山的談話方式,更讓記者們著迷。在之後的幾天裏,毛澤東還依次接受了國外記者斯坦因、福爾曼等人的單獨采訪。後來,這些記者寫出了許多反映解放區真實情況的書籍和文章。福爾曼的《來自紅色中國的報道》、斯坦因的《紅色中國的挑戰》,以及愛潑斯坦等發表的評論,都受到了廣泛關注。連記者團中過去一向對共產主義思想抱有敵意的沙納漢神父也認為邊區是好的。
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的這次紅色之旅,一掃之前國民黨對於中共和陝甘寧邊區形象的扭曲宣傳,讓世界看到了這塊紅色熱土閃耀的光芒。
深入晉西北采訪的外國記者
1944
中外記者的紅色之旅
1944年9月15日,中國共產黨代表林伯渠在重慶舉行的三屆三次國民參政會上,提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召開各黨派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後來,中國共產黨又向國民黨當局書麵提出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