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實事求是樹正氣
1942
關鍵詞:延安整風運動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對後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這場運動為什麼發生?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以中共“一大”召開為標誌,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然而,並不是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就一帆風順。這個年輕的政黨來不及考慮思想上、理論上怎樣去建設黨,便帶領廣大人民投身到轟轟烈烈的中國革命。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內發生的“左”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使中國革命遭遇嚴重挫折。全麵抗戰爆發後,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機會主義、教條主義尚未肅清,黨內仍然存在黨風不正、學風不正和文風不正的問題。黨內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共產黨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建設黨、整頓黨風的問題了。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941年5月和1942年2月,毛澤東分別作了《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的報告,號召全黨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這些報告發表後,延安整風運動隨之展開。延安整風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反對教條主義。當時黨內出現了這樣一些同誌,他們認為辦事情隻要按照書本上的做法就萬事大吉了,完全不考慮自己所處的環境和擁有的條件。無疑,這樣的做法是荒謬的。延安整風正是要解決這種“把書本、理論當教條,思想僵化,一切從定義、公式出發”的狀況。那麼,做事情究竟要從什麼出發,以什麼為根據呢?毛澤東給出了明確答案:做事情必須從實際出發,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而對有錯誤的同誌,則采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和“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每位黨員應該認真嚴肅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對犯錯誤的同誌不著重追究個人責任,而是著重分析其犯錯誤的環境和原因,以達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誌”的兩個目的。
延安整風運動從1942年2月開始至1945年春季結束,共計三年多時間。整風運動既是一次全黨範圍內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也是破除黨內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錯誤傾向的思想解放運動,對於黨的建設而言也是一次成功實踐和偉大創舉。通過這次整風運動,年輕的中國共產黨日漸走向成熟。
毛澤東在延安給高級幹部做整風問題報告
1942
實事求是樹正氣
延安時期,是指中共中央1935年隨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吳起鎮,落戶“陝北”,到1948年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在陝北吳堡縣東渡黃河,迎接革命勝利的曙光這段近13年的時間。在這期間,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領導、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