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黨建開啟新篇章

1939

關鍵詞:《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發表

在湖南省寧鄉縣花明樓,有一座占地3.4萬平方米的紀念館,這座紀念館是為了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劉少奇而建的。在劉少奇紀念館的藏品中,珍藏著一本《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的小冊子,它反映了劉少奇對戰爭環境下黨的建設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1938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大量發展黨員的決議》,要求全黨大量地、十百倍地發展黨員。這個決議下達後,各地黨組織采取許多措施發展黨組織和吸收新黨員。大批熱血青年、進步青年和知識分子紛紛被吸收入黨,黨員數量迅速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全黨的思想狀況活躍起來。與此同時,黨內的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如不能及時加強對新黨員的教育引導,使之端正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勢必影響黨員隊伍的健康成長,進而影響黨的事業的發展壯大。那麼,黨員應該有一個怎樣的規範來約束自己?黨內又如何發揚優良革命傳統?這成了當時全黨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就是為回答這一問題而寫的。他從中國共產黨自身的實際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結合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地、係統地提出了共產黨員的修養理論,深刻地論述了共產黨員在改造社會、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應該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加強自身各方麵的修養。特別指明了修養同實踐和理論學習的密切關係,強調實踐和理論學習對共產黨員修養的重要性。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是一部關於黨的建設的經典性著作。對於這部重要著作,鄧小平在劉少奇追悼大會上,給予了這樣的評價:他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書和其他關於黨的建設的著作,教育了全黨的廣大黨員,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毛澤東多次稱讚《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是一本很有益的書,認為這本書對黨員同黨的關係、共產黨員進行思想意識上的修養等問題,講得很透徹。當時,在延安的新老幹部人手一冊,大家認真學習,常用它對照檢查自己。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成為每一位追求進步、向往真理的青年的必讀本。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今天仍然是每位黨員必備的讀物。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1939

黨建開啟新篇章

1939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正式成立,周恩來、秦邦憲、凱豐、吳克堅、葉劍英、董必武6人為常委,周恩來為書記。南方局內部先後設立了組織部、宣傳部、社會部、統一戰線委員會、文化工作委員會、國際問題研究室等10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