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坳裏的“開國大典”
1931
關鍵詞: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提起“開國大典”,人們自然會聯想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的難忘景象。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並不是中國共產黨人舉行的第一次開國大典。因為在新中國成立前18年,即1931年11月7日,中國共產黨人在贛南偏僻的小城瑞金,也舉行過一次場麵熱烈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開國大典”。
早在1930年2月,中共中央就開始籌劃建立蘇維埃共和國,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準備,1931年9月28日,毛澤東率蘇區中央局和紅軍總部從永豐來到瑞金,加快籌備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時,中共中央雖然決定在蘇區成立蘇維埃共和國,但是具體的地點仍舊沒有定下來。按原來的計劃,中共中央設想以福建長汀為中心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但當毛澤東、朱德到瑞金葉坪村後,通過對瑞金政治、經濟和自然條件進行綜合分析,認為江西瑞金比福建長汀更適合“建都”,於是果斷地對原定部署作出調整。
召開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地點確定後,為了保證大會的安全,毛澤東提議在福建長汀設置一個大會假會場,而將真會場放在葉坪村。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召開。在通常情況下,“開國大典”應該在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完新政府成立後舉行,並多安排在白天。但由於當時紅軍處於惡劣的軍事條件下,沒有自己的空軍,更談不上防空能力。為了避免國民黨飛機的轟炸,中共中央決定將“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安排在11月7日淩晨舉行。當日淩晨,接受檢閱的中央紅軍各軍團代表一早就來到了葉坪村紅軍廣場。6時左右,在數千名群眾的歡呼聲中,毛澤東、朱德、項英、王稼祥、任弼時、曾山等黨政領導人登上檢閱台。7時整,閱兵開始,毛澤東等檢閱了英勇的紅軍部隊,彭德懷擔任閱兵總指揮。閱兵儀式剛剛結束,十多架國民黨飛機直飛瑞金縣城,企圖轟炸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由於紅軍廣場上的軍民已經全部疏散隱蔽,飛機並沒有發現會場目標,隻是向縣城及近郊扔下一些炸彈,然後飛向福建長汀。在那裏,國民黨飛機終於“發現”了設在那裏的假會場,又是投彈轟炸,又是低空掃射,把假會場炸了個稀巴爛。當人們得知這一消息後,不能不敬佩毛澤東考慮問題的周密。
就這樣,憑借著共產黨人的睿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開國大典”在瑞金葉坪村這個小山坳裏成功舉行。從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就以第一個紅色政權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麵前。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1931
山坳裏的“開國大典”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沈陽。東北軍張學良奉蔣介石“絕對不抵抗”命令,讓東北軍大部撤至山海關以內,隻有一部分進行抵抗。幾個月內日軍隨即占領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並開始向熱河進攻。“九一八”事變激起全國人民的抗日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