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京漢罷工顯力量

1923

關鍵詞: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3年2月1日的鄭州,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然而在這寒風凜冽的季節裏,卻湧動著一股鐵流。這天夜晚,京漢鐵路總工會執委會在鄭州普樂園劇場秘密召開會議,決定京漢鐵路自2月4日起舉行總罷工。舉世震驚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京漢鐵路縱貫河北、河南和湖北三省,是連接華北和華中的交通命脈,具有重要的經濟、政治和軍事意義。京漢鐵路的運營收入是軍閥吳佩孚軍餉的主要來源之一。1923年2月1日,黨領導下的京漢鐵路總工會籌備會決定在鄭州召開成立大會。參加大會的代表、各鐵路工會代表以及北京、武漢等地的學生代表近300人齊聚鄭州。中共中央對這次大會非常重視,派出了張國燾、陳潭秋、羅章龍等人出席大會。

2月1日上午,軍閥吳佩孚派出大批荷槍實彈的軍警在鄭州全城戒嚴,下令禁止召開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但是,參加會議的工人代表不顧生死,衝破軍警的重重包圍,高呼“京漢鐵路總工會萬歲”、“勞動階級勝利萬歲”等口號。開會不到15分鍾,即與軍警發生衝突。

從2月4日上午9時起,僅用3個小時,就實現了京漢鐵路數萬名工人全部罷工,所有客車、貨車、軍車一律停駛,京漢鐵路立即癱瘓。軍閥吳佩孚滅絕人性,痛下殺手。2月7日,他借口調停工潮,誘騙工會代表到江岸工會會所“談判”,工會代表在去工會辦事處途中,遭到槍擊,手無寸鐵的工人糾察隊當場被打死30多人、打傷200多人。反動軍隊還闖進工人宿舍,大肆搜捕,造成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

江岸分會委員長、共產黨員林祥謙被捕後,反動軍警把他捆綁在電線杆上,用刀逼迫他下令複工。林祥謙高呼:“上工要總工會下命令,我的頭可斷,工是不能上的!”他寧死不屈,英勇就義。京漢鐵路總工會與湖北省工團聯合會法律顧問、共產黨員施洋也慘遭殺害。慘案發生後,盡管反動軍閥到處捆綁工人,用恐怖手段強迫工人複工。但工人們堅持鬥爭,在沒有得到總工會複工命令以前堅決不複工,各地工會也拒絕單獨談判。罷工鬥爭持續到2月9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和湖北省工團聯合會為避免不必要的犧牲,保存力量,準備將來進行更大規模的鬥爭,於是忍痛下令複工,大罷工宣告結束。在這場鬥爭中,京漢鐵路各地工人死50餘人,傷數百人,被捕和被迫流亡1000多人。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是中共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頂點,它進一步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擴大了中共在全國人民中的影響。

京漢鐵路總工會召開成立大會時代表合影

1923

京漢罷工顯力量

中共二大召開後,成立了領導工人運動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從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掀起了中國工人運動的第一次高潮。在持續13個月的時間裏,全國發生大小罷工100餘次,參加人數達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