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革命綱領定航程

1922

關鍵詞:中共二大製定民主革命綱領

1922年7月16日,這是一個注定要載入史冊的日子。這一天的上海街頭依舊車水馬龍,來往的人群腳步匆匆,一派繁華都市的熱鬧景象。然而,在一幢普通的居民樓內,卻是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這裏即將舉行一場意義非凡的會議,伴隨著會議的召開,中國民主革命的暴風雨將席卷古老的神州大地。

這一天,在共產國際的指導和幫助下,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市成都路輔德裏李達的家中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楊明齋、蔡和森等12人。中共二大代表對於中國革命的未來達成了共識,解決了不少中共一大遺留的問題。會議通過了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章程》,公開發表了黨的宣言。

中共二大在中共曆史上的重要意義,在於製定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大會發布的宣言指出,中國一方麵在政治、經濟上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另一方麵還處在軍閥官僚的統治之下,這使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阻礙。因此,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但在民主革命階段的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近代以來,中國革命屢次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明確革命的性質、對象和動力,沒有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黨的民主革命綱領的製定,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在中共二大參加者的名單上,並沒有出現毛澤東的名字。關於這一點,曾經有各種不同的說法,14年後的1936年,毛澤東在陝北接受美國記者斯諾采訪時表示,第二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他本想參加,可是忘記了開會的地點,又找不到任何同誌,結果沒有出席。缺席如此重要的一次會議,毛澤東一直深感遺憾。

由於當年的會議是在秘密狀態下召開,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並不清楚中共二大是在哪裏召開的。1954年2月23日,上海革命曆史紀念館籌備處收到一封來信,寫信人是中共一大和二大的代表李達。在信中,李達透露,中共二大的第一次會議並不是像有人所說的在杭州西湖召開,而是在他的家中——上海市成都路輔德裏625號召開。1959年,輔德裏625號正式掛上文物保護單位的標牌。

時光流逝90年,當年中共二大的親曆者都已經離開了人世。但是,會議製定的民主革命綱領,確立了中國民主革命發展的航程,引領中國民主革命的暴風驟雨以不可阻擋的力量一路疾馳,深深影響了中國曆史的發展。

中共二大會址,在今上海市成都北路7弄30號

1922

革命綱領定航程

《新青年》是綜合性文化月刊。1915年9月在上海創刊,初名為《青年雜誌》,1916年9月改名為《新青年》。《新青年》宣傳民主與科學,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後期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不少受到《新青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