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答《中學生閱讀》編輯部問(1 / 1)

12、答《中學生閱讀》編輯部問

宗 璞

一、請簡述書籍對您人生道路的影響。

答:人是複雜的,每個人的精神世界都不是單一的。而書,體現了作者最高、最強、最好的一麵,體現了他對理想的追求,對知識的探討。一本好書,是一個作者一生心血的凝聚,是他整個人的精華。我們以書為伴,就是以人的精神中最有價值的東西為伴。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讀好書,受到高尚精神的潛移默化,日求上進,自然會有健康的、睿智的人生。

二、請介紹您讀書的習慣和方法。

答:讀書有泛讀和精讀兩種方法。現在書籍很多,一部分書隻需瀏覽,即所謂對角線閱讀法,從一頁左上端,一眼看到右下端,知其大概即可。精讀則不隻讀一遍,要反複讀,每次都讀出新意。泛讀注意要讀懂,切忌不懂而瞎說;精讀注意不要囿於其中。

三、對您青年時期思想影響最大的書是什麼?

答:很難說是哪一本書。似乎是杜甫詩中憂國憂民的精神和東坡詞中曠達闊大的氣象傳達了我國文化的儒、道兩家思想,使我受益。而中國詩詞那不可言喻的美,熏陶了我的創作。

四、請您給當代中學生就閱讀問題提幾句希望。

答:現在書籍龐雜,讀書第一要精選。好書要多讀,壞書一本也不可讀。讀書最先要弄懂字句,然後領會其精神,融化為自己的一部分。讀一本書的最好境界是超越這本書,懂得比書中更多的道理。

我的父親馮友蘭先生對如何讀書有幾句話:精其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試試看,好嗎?

(原載《中學生閱讀》199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