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借冤魂偵破奇案 風流怨財色奪命(3 / 3)

“你兩個閉嘴!”方德年怒氣衝衝一拍驚堂木,“出一句聲就摑腫你們的嘴!”再一指已嚇得臉色青灰的阿桃,“你來說!從頭細細道來!如有半句假話,休怪刑罰無情!”

兩旁差役一個個手持板子,又凶狠又眼饞的盯著這個美人兒。

“是!是!大人!”阿桃猛叩頭,她明白現在已是劫數難逃,不招隻會白遭皮肉之苦。

說起來真是一段冤孽。

今年清明,三娘母女到南尾村西麵的鳳凰山祭祖,偶遇這個冤家方飛。方飛見二女如此美色,不覺垂涎三尺,便借故上前搭訕。三娘生性風騷,且喪夫多年,正是寂寞,又見此人生得靚仔,衣著光鮮,知是非富即貴的人家,便也起了心,兩人閑聊起來,越談越投機。當天中午,方飛便在南尾村聚賢樓請三娘母女大餐一頓,並向鄉人稱這是自己的表姐和表外甥女。

第二天,方飛帶上豐盛的禮物去縣城找三娘,當時阿桃剛好不在,兩人便在屋裏眉來眼去,方飛確是情場老手,看時機已到,便伸手一攬,三娘嬌啼兩聲,終跟他成了好事。以後方飛每從省城回來,便先來與三娘歡聚後再回南尾村。阿桃隻當不知。

盛夏某天,方飛又來看“表姐”,說來也巧,那時三娘出了省城未回。方飛垂涎阿桃美色久矣,一看機會難得,當天中飯便與阿桃舉杯痛飲,並用言語挑逗。正所謂酒能亂性,何況阿桃對這方飛亦甚有好感,而且這幾個月來收了人家這麼多銀兩,便酒不醉人人自醉,一杯酒未喝完,兩朵桃花已爬上臉來。當方飛上前一把將她抱起送進房中時,她也隻是來個半推半就,於是又成了好事。當晚方飛就住了下來,到第二天下午才走。他出門的時候,碰到三娘剛好回來。三娘眼利,隻看他的神態模樣,就已猜出了八分。

過了兩天,方飛把一大袋銀子放在三娘母女麵前,坦然相告:“你兩位都已是我的人,如果以後繼續這樣侍候我,這一百兩銀子就聊表我的謝意,將來更有數不盡的榮華日子;如果哪位不願意,我就從今別過,緣盡於此。”

三娘母女當即麵紅,愣了一會,三娘一把將銀元拿過來:“好!可能是我母女前世欠你的!今生就侍候你!但你若對不住我倆,我就跟你拚命!”

“哈哈!”方飛仰天大笑,再一手拉一個,盡進懷中,“紅顏知己,豔福無邊!”

以後方飛就不時來享他的豔福,送銀兩首飾等自不在話下,叫三娘母女眉開眼笑。不過好景不長,一入初秋,馬海平就開始派媒人婆來催婚。

“這個死窮鬼想要了阿桃,簡直妄想!”方飛聽了三娘母女的講述,一拍桌子,“三娘,你想條計出來,逼他退婚!”

三娘原來用的是搪塞之計,後來想到馬海平是個獨子,便以要他入贅相逼,以為這小子定必知難而退,哪料對方竟一口答應,簡直是“冒死疾進”。

“是你自己想死,那就怪不得我了!”方飛嘿嘿兩聲冷笑。他寧願與三娘合謀殺人,也不能讓阿桃屬於別人。

成親前一日,方飛用重金收買了個善泅泳的無賴漢,一同來到三娘家,潛伏在新房。晚宴時,無賴漢已穿好了衣冠粉履跟新郎所穿的款式一模一樣,披散了頭發掩住臉,手持木棒;方飛則手拿麻繩,兩人就躲在大櫃後麵,嚴陣以待,隻等三娘把馬海平灌醉後送進房中,即便下手。

開宴後大約一個鍾,三娘果然把個喝得醉醺醺的馬海平扶了進來,往椅上一放,自己急忙出去。馬海平醉眼蒙朧,猛見有人舉棒劈來,剛“呀”的叫出半聲,就已連人帶椅倒了,再被麻繩一勒脖子,便嗚呼哀哉。無賴漢照著方飛事前的吩咐,扔了木棒,一拉開房門就怪叫著向外狂奔。

待所有賓客全追出去後,方飛便一把關了大門,用席子被單把馬海平的屍體整個裹了,扛到預先挖好的坑埋掉。掩上土,還得意地跺了幾腳。隨後三娘的上告縣衙,哭鬧公堂,則正是荒唐鏡所推斷的,除了想多榨那些平日想吃她豆腐的財主的銀子外,最主要的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由賓客為她作證:新郎已發酒瘋跳河身亡。

阿桃講完,全場嘩然。方飛對著知縣叩頭,作垂死掙紮:“這是胡說!小人承認跟阿桃有染,但小人沒有殺人!大人不能隻聽一麵之詞!”

“住嘴!大膽刁民,還想狡辯!”方德年又一拍驚堂木,“陳氏的鄰居二嬸親眼看見你在馬海平成親前一日帶了個青年人進了陳氏家,再沒出來!成親當晚眾目睽睽,可證你與那人根本沒露麵!馬海平被送入新房後,陳氏與阿桃均在廳堂,而扮新郎的無賴又隨即逃出,難道喝醉了酒的馬海平在房中自己勒死自己不成!”又拍驚堂木,“淫人母女,已是亂倫大罪!若再狡辯,大刑侍候!”

方飛頓即語塞。三人隨後畫押。

這件新郎跳河案至此真相大白,一時間在縣城四鄉傳得幾乎是家喻戶曉。不知內情者以為偵破此案乃知縣大人的“功德”,一些鄉紳富戶更是趁機拍大老爺的馬屁,對著方德年說了不少阿諛奉承的妙詞好句,更有送來橫匾的,什麼“明察秋毫”、“包公再世”、“望隆梓裏”之類,有一對聯子寫的竟是:譽望既崇於桑梓,親友鹹仰乎光輝。看得這方德年真舒服,不過他還不算太沒良心,想想自己這次聲譽鵲起,得鄉人如此頌揚,又得了知府大人的嘉獎,實在是荒唐鏡的功勞,明裏不向別人公開此事,暗裏還是打賞了荒唐鏡八兩銀子。荒唐鏡也老實不客氣,道一聲“多謝大人”,雙手接了。

不覺秋去冬來,這年天氣奇寒,潘老陸身老體衰,病情日見沉重,鄉人不時前來探望。這一天,老村長潘良與幾名鄉人把荒唐鏡拉過一邊,道:“令尊病情反反複複,年長月長,看來亦不可隻靠藥石之功了。老夫知你不信神佛之類的事,但為人子應盡孝道,你還是到鳳凰山來福寺為令尊簽簽香油,拜拜神佛吧。”

其他幾個鄉人也異口同聲:“對對對,聽說來福寺的如來佛是很靈的。”

聽得荒唐鏡心中發笑:“難道連如來佛都分何寺何廟的?”不過自己盡管不信,但鄉人如此勸說,自己若仍不去,那就實在不近人情,也有損自己的人品名聲,而且,人到無奈時也很自然地會想到祈神拜佛,就當是求心所安吧!便點點頭,拱拱手:“多謝各位父老嬸母提醒,在下明天就去。”

第二天清晨,荒唐鏡帶上元寶蠟燭等物,前往來福寺。來到鳳凰山腳,已是日上三竿。遠遠看見半山腰上的來福寺山門前聚了一大堆人,好像在看熱鬧,心中覺得奇怪:這來福寺平時香火並不旺,今天又不是初一十五,也不是什麼神佛的節日,何來這麼多人?

欲知來福寺發生了什麼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