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衣缽之謎
相傳當年藏六祖真身的靈照塔,塔內還藏有“信衣”(五祖傳給惠能的木棉袈裟)及唐中宗所賜摩衲袈裟、寶缽等物。禪宗著名史書、宋人釋普濟撰《五燈會元》載,唐肅宗上元元年(760),肅宗遣使“請師衣缽,歸內供養”。永泰元年(765),唐代宗夢見六祖大師“請衣缽”,於是又把衣缽送回曹溪南華寺。這些佛教“寶物”後來曾經被盜四次,但都沒有丟失,最後毀於北宋平定南漢的兵火:“皇朝開寶初,王師平南海,劉氏殘兵作梗,祖之塔廟,鞠為煨燼。而真身為守塔僧保護,一無所損。”(宋景德元年(1004)道原撰《景德傳燈錄》所載同)
南宋人張端義撰《貴耳集》,乃搜集朝野軼聞所成之書,其中說到達摩的真傳衣缽放在韶州南華寺裏,“有虎夜必來守衣缽”(這顯然屬神話傳說),而唐代武則天賜給寺中的所有物品“皆不存”。
元?釋覺《釋氏稽古略》引《續燈錄》則載:北宋仁天聖八年(1030)夏四月,“詔迎韶州曹溪南華禪寺六祖大鑒禪師衣缽,入禁中清淨堂供養。八月十五日。遣使送還賜南華長老普遂號智度大師。”
有關法衣的下落,後世還有其他說法。
一種說法是:惠能得傳自弘忍的法衣被唐武則天下旨取了去,轉賜給弘忍的十大弟子之一智詵禪師了;另送給惠能袈裟一件及絹五百匹,作為報酬。惠能換得袈裟後,仍當作達磨袈裟,表示正統所在。智詵得了袈裟,怕被劫殺,深藏若虛,臨死才秘密傳給繼承人。最後下落如何,不得而知。
另有一說是,六祖圓寂後,弟子尊師勿傳衣缽之囑,將達摩傳來信衣,中宗敕賜磨衲、寶缽等物,都埋於靈照塔下,永鎮寶林道場。
總之,說法不一,衣缽下落不明。
後人可以肯定的是,惠能遵照五祖弘忍的囑咐,沒有把“真傳衣缽”再往下傳。“唐代六祖之後,得道者如稻麻竹葦。不傳其衣。隻傳其法。”(宋?頤藏主集《古尊宿語錄》)相傳惠能曾對弟子們說,我為了保存這件袈裟,三次有刺客來取我性命,我命若懸絲,恐受衣人遭不測,故不傳此衣。從道理上講,惠能所創南宗乃以心傳心,識心見性,自性自悟,不假外物。衣缽亦不過是心外之物,傳之何用?故“說法要無有疑者。衣缽不須傳也”。在後世如何眾說紛紜的傳說中都沒有六祖傳衣缽的說法,更沒有出現過“接受了真傳衣缽的七祖”(唐德宗曾立惠能嫡傳弟子神會為禪宗第七祖,但沒提真傳衣缽;北宗亦曾立神秀弟子普寂為七祖,不過都沒有得後世公認),此所謂“禪門至六祖,衣缽無人得。”(唐?靈澈《題曹溪能大師獎山居》)“至惠能為六祖而衣缽絕。”(清初《讀書紀數略》“六祖”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