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對廣東文化強省建設具有強大的凝聚和整合意義。人類作為唯一具有主體性的群體性動物,與其他隻具有本能性的群體性動物根本不同的是,其凝聚的決定性根源,在於文化認同特別是文化精神的認同。民族文化精神是一個民族凝聚的根本力量;地域文化精神是一個區域凝聚的根本力量;因而,紮根於嶺南文化和廣東改革開放實踐土壤上的“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時代文化精神,就是凝聚廣東人的根本力量。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清楚地表明,一個民族,一個地區,在其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產生之前,其凝聚的紐帶主要是由血緣、親緣和地緣構成的。這種凝聚力是一種自發的凝聚力,也是一種脆弱的凝聚力,它往往經不起自然力或社會驟變帶來的衝擊。隻有當一個民族與地區發展了自己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文化精神,使其成為自己民族與地區的強大的凝聚力,這個民族與地區才能從自在走上自為階段。而時代文化精神越具有先進性和時代性,這種凝聚民族與地區的力量就越大。通過這種力量的凝聚和整合,就會成為廣東文化強省建設強大的社會力量,同心同德推進廣東的文化軟實力迅速提升。

二是對構建廣東文化強省建設具有強大的精神動力意義。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僅需要強大的物質動力,而且還需要有強大的精神動力,甚至在一定的條件下,精神動力對社會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更大。因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社會生產力,而在社會生產力中起主導作用的是人而不是物。特別是在現代社會,隨著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從勞動力密集型結構、資本密集型結構向科技文化密集型結構的轉變,人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愈來愈大。對人才的呼喚,對“以人為本”的重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共同要求。而人,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是以精神為主導的物質體,精神的力量是人所特有的強大力量。它對於社會物質生產力、社會精神生產力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有著不可缺少的重大價值。同時,辯證唯物主義不僅強調精神本源於物質,而且也強調精神與物質的相互轉化關係。文化精神作為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一種精神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文化實力以及國民素質的競爭。廣東要當好排頭兵,為實現民族振興之偉業作出更大的貢獻,不僅要創造強大的物質力量,而且要保持強大的精神力量,而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廣東時代文化精神正提供了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

三是對廣東文化強省建設具有根本的核心價值指向意義。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行為受人的意識所支配,而對人的行為產生最大影響的文化精神,則是人的根本的核心價值取向,它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集中體現,是人的諸意識觀念、思想精神的統帥,它不僅影響人的具體行為,而且影響人的終生路向。一個民族和區域的文化精神,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區域的主流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是一個民族和區域根本的核心價值取向,也是一個社會根本的核心價值取向。它不僅對於整個民族和區域、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根本的核心價值導向作用,而且對於這個民族和區域、社會的每一個成員的發展路向與思想行為也都有著根本的核心價值導向意義。因此,民族文化精神和區域文化精神引導民族和區域、社會每一個成員同心同德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前進。由此,嶺南文化特色的廣東時代文化精神,必然對廣東文化強省具有根本的核心價值指向意義。可以說,廣東人思想活躍,進步意識濃鬱,創新觀念強,都源於廣東人敢為天下先的進取與務實兼備的品格,源於強烈的“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時代文化精神。廣東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經濟社會都有了巨大的進步,但是如果我們不加強文化建設,不弘揚三十多年來改革開放所凝聚成的“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時代文化精神,不努力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經濟社會建設就沒有發展的後勁,甚至於會迷失前進的方向,造成見物不見人,物欲橫流而人文精神失落,從而就有可能會落入“拉美”陷阱。因而,我們必須弘揚“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廣東時代文化精神,努力克服廣東文化強省建設中的薄弱環節,戰勝廣東文化強省建設中的各種挑戰,引導廣東在文化強省建設的實踐中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