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打孽(1 / 3)

第二十章 打孽

我坪的七少爺是中國的偉大的民主政治捐軀的,但更確切地說,他是被打孽打死的。可能由於暴死,他陰魂不散,那種荒誕的傳說,經久不息。

打孽就是某些少數民族中的打冤家,舊時在豫西、豫南一帶很盛行,而且打起來非常殘酷,往往要斬盡殺絕,剪除後患,豫西人所說的“挖苗斷根”就是這個意思。結孽的起因很複雜,有血仇,有鬥強,也有調動軍警憲的。我家有個親戚,一次出了七口棺材,據說就是他家的小孩同另一家的小孩玩耍,玩惱了,他家的小孩回去要他父親把另一家的人全打死。另一家的小孩回去把這話說了,這家大人生了疑懼,來了個先下手為強,這兩家結孽數十年,打來打去,都打得家敗人亡。出產名酒的杜康村附近,一個地主同一個軍長的老弟發生口角,因而結怨,軍長的老弟後來竟借用他老哥的美製十輪大卡車、機關槍、火炮,將那個地主家住的寨子圍了三天三夜,那地主家被殺得一個不留。聽祖母說,我家的大發也同打孽有關。我叔父被村上的局子頭 無端殺害,我父親避難當兵,兩年後帶一幫結義兄弟回來打孽,殺了局子頭全家,而後提著槍在關門閉戶的東西南北街上喊了個遍,端出個梁山好漢“行不改姓,坐不埋名,冤有頭,債有主”的氣概,名聲大噪,是年父親十九歲。

七少爺與人結孽且至於被打,卻非如我父親此等草莽之輩為了私仇;七少爺是為了政治,為了代議製的民主政治,所以他在打孽中丟了腦袋,是應該在史書上書他一筆的,可惜人們沒有注意到這件事,難怪他感到冤。

七少爺抗戰前已畢業於省立高中,是我坪少壯派無可置疑的領袖人物。抗戰爆發,他已寫下“好男兒當馬革裹屍”的壯語,跨鞍勒環正要義赴國難,卻突然受命為縣參議員。讀了許多洋書的七少爺深知抗戰勝利與政治民主化的關係,欣然從命,到縣參議會參加舉手去了。

七少爺血氣方剛,精力過剩,不甘於隻舉手而已,於是一時提出《本縣戰時鄉村教育的扶助與經費籌集案》,一時提出《徹查瞞丁瞞畝與刷新區鄉行政案》、一時又激昂慷慨,痛罵劣紳汙吏。這些民主舉動,雖令人側目,但七少爺在追求痛快淋漓之時,留了點聰明,他的罵都是泛指,所以贏得的都是掌聲;越劣越汙者,掌聲越響,以示不屬被罵者流。七少爺聽著掌聲,民主思想大膨脹,居然提議改選參議長。他根本瞧不起那位行伍出身的老朽,早想取而代之,搞一個實行代議製的模範縣,經他鼓動,上麵對“改先縣參議長一案,予以照準”。縣長支持參議長,參議長送了縣長十畝好地。投票那天,形勢對原議長十分不利,即將開票,卻進來一隊穿黑製服的警察。

警察局長是原議長的內弟,他目中無人地走到票箱旁邊,掃視一下參議員們,將肥大的眼袋往上一聳,陰笑著說:“諸位,兄弟我來押這一票!”說著,“啪”的一聲,像在賭攤上押寶似的將一支烏黑油亮的手槍,拍在票箱上。平日愛吵愛叫的參議員們頓時噤若寒蟬,個個麵如土色。少頃,還是七少爺英勇,霍然拍案而起。

“請問,這是什麼意思?”

“小意思,”警察局長嘻著臉,漫不經心地,“把這個票箱帶回局裏玩玩。”

“你,你,你這是藐視民意,破壞選舉……”七少爺氣得臉色烏青。一些代表民意的參議員大人重新振作,嗚哇亂叫,為七少爺呐喊助威。

“這裏麵有弊,有人賄選。”警察局長拍一拍票箱,“本局長奉命查封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