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信,我所麵對的是一潭不同凡響的水!
坐在潭邊上,沐著吹過水麵而來的溫柔的和風,我曾經有過一次次的衝動:褪去一身的累贅,跳進潭裏,隔著時空,與那些偉人相伴而遊,在親密的接觸中,獲得心靈的自由和思想的升華。
這是一潭春秋四季都碧麗清澈的湖水,這樣的秀麗,得益於英國特別的氣候條件。這個四麵環海的島國,老天爺在氣候上對它有特別的恩澤。
英國位於北緯50度至60度之間,比我國的黑龍江省還要偏北,但氣候卻溫和得多,可以說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月平均氣溫在四度到十七度之間,劍橋處於英國南部,氣溫應該略為高些,相當宜人的溫度。劍橋的年降雨量雖然不足一千毫米,但雨量分布比較均勻,很少暴風驟雨,有利於雨水的積蓄。
其實,相對於它的聞名,拜倫潭顯得太小。狹長的湖,中間折了個大大的彎,長有一二裏,最寬的地方可能就百多二百米的樣子。但是,狹長的拜倫潭不僅是一個集水湖,而且是劍河河水的調節湖。它彙集著這一帶保護區內的降雨,以及從上遊流過來的溪流,然後流入劍河。由於堤壩的控水作用,從上遊溪流流下來的水以及降雨的水不會直接流走,而是儲集在拜倫潭裏。雨多的時候拜倫潭用以儲水,減少直接流入劍河的水量,避免了劍河河水的泛濫,少雨的季節拜倫潭則向劍河放水,以增加河水的流量。劍河流域平緩,植被豐富,也有很強的保水能力。劍河河道平順,既無力撼千鈞的瀑布,也無一瀉千裏的急流,過水量低,細水流長。
由於拜倫潭的儲放水功能。劍河得以四季長流,既不會泛濫,也不會歉水,一年四季都是那樣碧波盈盈的樣子。
劍河的靈性,也得益於拜倫潭。它的儲水作用,保證了劍河的四季長流,鬱鬱蔥蔥。試想,如果一道河雨季泛濫旱季斷流,無論多強的想象力也是難以想象得來它的靈性的。同時,一個偉大詩人的名諱,賦予人的想象空間,往往是超越性的。我知道徐誌摩曾經頻顧拜倫潭,我相信他對劍河的靈性的讚美,必然有來自拜倫潭的緣故。
拜倫潭,一個普通的儲水湖,它儲蓄著雨水和溪流,一年四季滋養著河流。
拜倫潭,一個不普通的湖,它擁有了一個不普通的姓氏,它吸收了一個偉大詩人的靈性,傳神百載。格蘭它河
拜倫潭的水經過堤壩進入劍河之後,就開始了它的長途奔流。
從拜倫潭下來不長的一段河道,是劍河的上遊,通稱格蘭它河。這一段從拜倫潭到女王橋的河道較窄,旁邊樹林茂盛,草地寬廣。由於拜倫潭的儲水和供水作用,水量在春秋四季都相差不大,遊人的小船可以上下行走。
這一段河道的上端有一個小鎮叫格蘭切斯特(Grandchester),從小鎮過來的這一帶山坡田野風光秀美,河道柳陰映翠,榆樹濃明,是遊覽的好地方。
如果你在女王橋旁的租船處租船,工作人員就會問你:“格蘭它還是學院區(Granta or colleges)?”大多數遊人會選擇遊學院區的一段河道,因為那裏有許多著名的學院、建築和橋梁。
如果你有時間,也喜歡山坡田野風光,格蘭它定是個好去處。這一段長四五公裏的河道,細水流長,水清河幽,兩旁是眾多的樹木和大幅的草地,還有美麗的村莊和詩意的果園,是秋夏消閑的最好地方。
在拜倫潭與劍橋之間,是一大片起伏的草地,河流西岸有一條路,可以騎自行車走,從達爾文學院一直到格蘭切斯特。我有時就會從這條路逆流而上,在這一道河岸上觀賞劍河的風光。
雖在上遊,水量似乎沒有在中下遊充足,有些地方水很淺,但小船卻是可以輕鬆行走。你可以泛舟從女王橋旁的磨坊塘一直往上,到格蘭切斯特,然後在小河旁邊的小船塢停住船,或者就把小船靠邊,拴在河旁的任何一株柳樹上,走一小段路到格蘭切斯特的栗子園,在樹間的空地上走上一會,呼吸一下栗子園的清新空氣,把久滯於城市的沉悶掃走,喚醒一個鮮活的自我。如果有興趣,還可以在果園茶館(The Orchard Tea Rooms)裏喝上一杯茶,那可是許多偉人在劍橋學習時用來蘊釀情感尋找靈感的方式。茶館室外的那些座位特別詩意,樹葉和花就長在你的頭頂,伸手可以觸摸,可以聞到花香和葉子的氣味。徐誌摩說果子會掉到杯子裏,小鳥會來啄食,確實沒有誇張,這樣的事情有可能會發生。
格蘭切斯特的這一個果園始建於1868年,距今已有近一百五十年的曆史。在盛開鮮花的果樹下喝茶的傳統,據說是起源於1897年,這一年春天,一群劍橋學生來果園喝茶,請主人把茶端到盛開著鮮花的果樹下,品茗長談,樂也融融。其他人見後,起而效之,這個方式就成了這個果園茶館的傳統,一百多年,長盛不衰。
據說英國著名詩人布魯克,小說家福斯特和伍爾芙,哲學家羅素和維特根斯坦等人在劍橋的時候也經常會沿格蘭它河而上,在這個茶館喝茶,聊天,獲得靈感,激發創造。
徐誌摩喜歡這個茶館,我想,應該與這些偉人們的足跡不無關係。
五月,劍橋學生考試結束後,每個學院都舉行慶祝,最著名的就是五月舞會(May Balls)。學院的狂歡結束後,很多意猶未盡的男女學生會結伴而行,沿格蘭它河一路狂歡到這個果園裏,通宵達旦地勁舞狂歌,以緩解長時間堅持不懈地學習所造成的精神緊張狀態,釋放壓抑日久的情緒。次晨,在這裏用過早餐之後,他們又重新收拾起心態,重新返回理性世界,回到實驗室,回到圖書館,繼續努力鑽研,積累學識,以創造他們各自的輝煌。
格蘭切斯特有一個小教堂,據說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小教堂很簡樸,淺色的外牆,一層的高度,屋頂是八字形兩麵分水的構造,與我到過的一些英國村莊的教堂一樣,非常簡樸。如果不是熟悉的人說那是一座教堂的話,我會認為那隻是一座普通的房子。與那些哥特式的教堂相比,這樣的教堂更近平民,沒有震懾心魄的肅穆,倒有了幾分近身近心的平和。幾個帶十字架的墳塋靜靜地待在教堂外圍,擁著一種安然歸寂的靜謐,安詳、靜穆。我沒有看故者的墓碑,不知道他們生於什麼時代,或富或貴。不過,無論富貴貧賤,他們在這樣的地方安眠,靈魂應該是平和的,這靠近格蘭它河的村莊,有著靜水般的安詳。
格蘭它河道兩旁,榆樹濃明,柳影依依,給這一道靜靜的小河增加了更多的幽靜。向外延伸,就是青綠的巨幅草地。這是一帶種植牧草的田野,牧草一批批地長起,農人們一批批地收割,一批批地打捆運走。
我不知道這些牧草運向何處,但我知道必然是運向英國農人的集約化牧場的,以作為奶牛和肉牛等牲畜的伺養。我到過英國南中北部的不少村莊田野,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他們的草地特別廣闊,而生長的牧草,都在一批批地收割,曬幹,然後打捆運走。英國的畜牧業都是集約化養殖,極少放牧現象,這樣做一則有利於牧場的自然保護,免得放牧過量而導致退化,其次牧草收割後切碎再與其他精料混合喂養,可以提高家畜產量和降低生產成本。
格蘭它河是劍河的上遊,水量不大,偶然,在淺水處,可見有魚遊的影子,在那靜水之中,加入栩栩如生。站在河旁靜觀,親近了大地母親的懷抱,身心悠然回歸,生息漫回,真樸重返,多了許多生命的真氣。
從格蘭切斯特往下走,劍河旁邊有一個自然保護區。這是一個很小的保護區,不注意的時候隻當是一個普通的有樹的地方,但看看地圖,才看到有一個綠色的標誌,表明它是個保護區。這個小小的保護區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沼澤天堂自然保護區(Paradise Fen Nature Reserve)。這一帶鳥禽和鬆鼠兔子等生物很多,為河道和草地樹林加了許多的生氣。這些可愛的動物悠閑自在怡然地生長在這一帶的河水和陸地上,真有天堂般快樂。
在這個保護區旁邊的河道上,有一道橋。在我的記憶裏,這是劍河正規意義上的第一道橋。這道橋高高地,如虹一般跨在兩邊的河岸上。橋不長,河麵的部分,大約就十米左右,算上兩岸的跨出,也就二三十米的長度。由於橋很細,支撐都建在河岸的兩側,跨河部分高高地成弧狀拱在河麵上方,看起來秀氣文雅,纖細空靈。
順流而下,很快就到達磨坊塘(Mill Pond),習慣上把這裏看作是劍河上遊與中遊的分界點。這裏是劍河上遊的一個租船處,停泊著許多平底船,遊河的人可以從這裏租到船隻,往上到格蘭切斯特,或者往下到學院區遊覽。
冬日,格蘭它河道上遊水淺處會有些結冰,小船就無法行到果子園這些位置來。不過,這樣的時間並不多,因為英國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也是攝氏4度左右,即使偶有結冰,也是會很快就會融化的。
格蘭它河,上遊的劍河,一段優雅充滿生機和詩意的小河。流過大學
從磨坊塘向下,劍河流過古老的磨坊,進入大學學院區。河水在校園內顧盼著古老的校舍和怡情的後院,貪戀於美麗,悠然向北,直行一會,卻又忍不住回首,拐了個大大的彎折向東流,流過耶穌綠地水閘,奔向東北。遊人們說到的劍河,所指的多是這一段河道。
劍河在著名的學院區裏穿行,河旁的古老建築,河上的道道橋梁,後院美麗的草地,為這一段河道增加了許多的文化、曆史和詩意的元素。
在磨坊塘撐船順流而下,右後方是劍橋大學最早的學院彼德豪斯學院,這個建於1284年的學院,讓流離了七十五年的劍橋大學的學生學者們有了正規意義上的歸所。
與其對河而立的是達爾文學院,這個為紀念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而建立的學院建於1964年,目前隻招收研究生。
過了女王橋就是女王學院,劍河把學院分為東西兩個部分,舉世聞名的數學橋把兩岸的建築聯接成一個整體。
稍下,依次通過國王學院、克萊爾學院、三一學院和聖約翰學院,這是劍橋大學最顯赫的幾所學院。
這是劍河最美麗的一段水道。
順河而下,河道東側的一幢幢學院大樓,在河邊的柳樹濃明之間時隱時現。這些建築,無論年代新舊,都顯現著它的莊嚴肅穆和嚴謹凝重。這樣的嚴謹凝重,在柳樹濃明之間隱現,和著樹的翠綠,和著花的斑斕,給你的視覺,帶來難得的繽紛多彩和剛柔相濟的快意。
從女王橋過來,你會依次經過數學橋、國王橋、克萊爾橋、三一橋和歎息橋等一座座舉世聞名的橋梁,那些橋梁姿態各異,或線條簡樸充滿精靈,或體形秀美詩意盎然,或雍然大方透射尊貴,或廊柱藏幽導人遐思,這些橋梁的存在,為這一道河水,加入了許多的故事和想象,加入了如詩般的畫意。
河兩岸的垂柳,婀娜地搖曳在水道兩旁,無論高矮粗細,都亭亭玉立在你的眼前,撥動你的情思。春日柳樹飛絮之際,片片飛花繽紛著你的眼疇,撩撓著你的臉頰肌膚,那樣輕盈,那樣柔和,那樣溫馨多情。傍晚,霞光照在新新的柳梢上,把一棵翠綠的樹,鍍上一層金色,成為金柳,在晚霞中婀娜搖曳,動人心懷!
河道外,是大學後院的一方方綠草坪,庭園一樣由矮矮的樹籬分著界,長著各種各樣的花草。那些花無論何時都是五顏六色斑斕秀美相錯間雜地開著,讓人賞心悅目。那些長在草坪上的樹,高低大小,隨意點立,給悠然的河畔,增加了幾分怡然愜意。
這也是劍河最體現科學理性的一段水道。
在河道東邊,在顯赫的三一學院的中庭,有一棵著名的果樹,就是那一棵對尚處於科學啟蒙時代的人類進行過醍醐灌頂的蘋果樹。三一學院的減費生牛頓坐在樹下,帶著劍河靈性的風吹拂著他金色的長發,一個蘋果從他的頭頂落下。隨著這輕輕的敲擊,牛頓思泉湧動的大腦靈感頓生,天體雜亂無章的運行瞬息間在他的腦海中排成規律,萬有引力從此被人類徹底認識。
是的,萬有引力,這是宇宙所有物體之間的引力,肯定就包括那道河水的靈性的引力,它的靈性與一個天才大腦的靈性相互作用,宇宙從此不再雜亂,所有天體,都在一個高度理性的大腦中,排成章法。
從三一學院走出的麥克斯韋,是近代電磁學的創始人。他的科學理性不僅構建了整個電磁學大廈,還為近代物理學的發展,貢獻了重要的前沿理念。這位天才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擔任了新成立的卡文迪什研究室的首任主任之後,在劍河旁,締造了研究室管理和發展的理念,對近代物理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劍河畔的這個研究室,20世紀獲得了二十五項諾貝爾獎,近代物理學的每一個重要發展,都離不開這個研究室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