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傳播火種(2 / 3)

“燈亮了,燈亮了!樓上有人回來了。”大胖子用手指著二樓突然亮起的窗戶,猶如看到銀幕上驚險的鏡頭,頓時來了精神。

“我們得趕快報告去,別讓他們溜掉了。”小瘦子站起來,拉著大胖子一塊兒向巡捕房跑去。

毛澤東走進博文女校,開門的聲音驚醒了正在睡覺的周佛海。

“這裏沒發生什麼事吧?”毛澤東輕聲問。

周佛海被這沒頭沒腦的問話搞得莫名其妙,因他鬧肚子沒有參加當天的會議,不知道會場被抄的事。後經毛澤東解釋,又看到屋裏的鋪位全都空著,這才感到事態嚴重,同時又覺得會議如不能繼續進行,功虧一簣,實在可惜。於是,他和毛澤東一起來到環龍路漁陽裏二號《新青年》編輯部,與借宿那裏的李達夫婦商討下一步的會議安排。後經原籍嘉興的王會悟提議,決定轉移會場,以觀光旅遊的方式去嘉興南湖繼續開會。

八月二日上午,代表們分頭乘坐早班火車前往著名風景區嘉興。毛澤東與蕭子升同行。李漢俊因其寓所受到密探監視,不便出門。陳公博因三十日晚上接連兩次受到驚嚇,心有餘悸,未敢再到嘉興開會。馬林和尼科爾斯基是外國人,怕引人注目也沒有隨團去嘉興。

遭敵通緝

毛澤東出席中共“一大”之後,便風塵仆仆地趕回長沙。長沙是“中國四大火爐”之一,在夏天,地麵如同一個烙餅的鏊子,被烈日曬得滾熱發燙。為了防暑降溫,毛澤東常與同學、朋友到湘江遊泳。遊累了,就坐在江心島上休息,思考或探討一些問題。

一天,毛澤東獨自一人來到江中的長島橘子洲頭,坐在濃密的樹陰下看書。由於天氣炎熱,來此遊泳納涼的人很多。他全然沒有理會,手裏捧著書本,腦子裏卻在思考著如何盡快開展黨的建設問題。

如果有一個合法的社會機構來掩護革命活動,同時又可以利用這個機構來發展黨員,向進步青年灌輸馬克思主義理論,那就好了。這該是一個怎樣的社會機構呢?

“走,找何胡子商量去!”

“何胡子”就是和毛澤東一起去上海參加中共“一大”的何叔衡,早年曾擔任文學史教師,後任湖南通俗教育館館長,主編《湖南通俗報》,五月份剛被反動軍閥、湖南省長趙恒惕解職。寬肩矮個的何叔衡因長著絡腮胡子,毛澤東平時管他叫“何胡子”。

何叔衡看到匆匆而來的毛澤東,忙迎上前去問:“潤之,你這樣急火狼煙地跑來,有什麼好事啊?”

毛澤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我們要辦的合法機構我想好了,現在發展的黨員都是一些精力充沛、思想活躍的教育界人士,您看辦一所自修大學如何?”

創辦自修大學,這可是毛澤東久蓄於心的願望。讀湖南第一師範時,他就對束縛學生意誌的舊式學校感到厭倦,先生講學生聽,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對開發智力是十分不利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礎,自修自學便成為研究學問的最佳方法。

去年三月,毛澤東在寫給他的同學、新民學會會員周世釗的信中曾正式提出要在長沙“邀合同誌,租一所房子,辦一個自修大學”,並隨即著手籌備。

何叔衡年長毛澤東十七歲,二人是親密的忘年交。新民學會解散前,兩人同是會員,而且觀點一致。何叔衡佩服毛澤東,曾向另一位會員謝覺哉說過毛潤之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現在聽說他要創辦自修大學,覺得這個主意可行,便問:“校址考慮好了沒有?”

“考慮好了。賀範民不是船山學社的社長嗎?我看就借用一下他們的房子。”

“你的主意不錯,那我們分一下工,找幾個人分頭行動,抓緊把它辦起來。”何叔衡覺得這事能成。

船山學社創建於辛亥革命之後,在趙恒惕當政時期,每月撥給經費四百元。湖南一些研究王船山(王夫之)學說的文人墨客,在船山學社每隔兩周講學一次。那時毛澤東正在第一師範讀書,因老師楊昌濟極為推崇王船山“知而行之”的主張,他對船山學說也甚感興趣,常與同學一起到學社聽課,漸漸地與學社管事的幾位老先生混熟了。

何叔衡是船山學社社員,與社長賀範民是好朋友。經何叔衡出麵交涉,取得社長同意,毛澤東就利用船山學社的社址和經費,於八月十六日開辦了湖南自修大學。經研究,大家一致推舉賀範民為自修大學校長(次年四月毛澤東繼任),毛澤東為教務長。陳佑魁、夏明翰等為教員。教員中,很多是長沙共產主義小組成員。

在湖南自修大學開學的當天,《大公報》刊登了《湖南自修大學組織大綱》。這個由毛澤東親自起草的組織大綱,字裏行間蘊含著現代教育嶄新的思想。大綱開宗明義:

本大學鑒於現在教育製度之缺失,采取古代書院與現代學校二者之長,取自動的方法,研究各種學術,以期發明真理造就人才,使文化普及於平民,學術周流於社會,由湖南船山學社創設,定名“湖南自修大學”。因而招生隻憑學力,不限資格;學習方法以自由研究,共同討論為主。教師負責出題目,訂正筆記,修改作文等責任。學生不交學費,寄宿者隻交膳費。

除住校學生因房屋緊張須稍加限製外,校外青年凡有誌學習者均可入學。學生可以到學校裏研究,也可以在自己的家裏、店鋪裏、團體裏和政府機關裏研究。這樣,不但力避了舊式書院和官辦大學的種種弊端,而且還開創了我國函授教育的先河。

在毛澤東的不懈努力下,湖南自修大學聲名遠播。因在北京大學采取兼容並蓄的開放式教學而在“五四”時期聲名鵲起的大教育家蔡元培,曾在上海《新教育》雜誌上發表一篇題為《湖南自修大學的介紹與說明》的文章,讚揚自修大學是“合吾國書院和研究所之長而活用之”,“可以為各省的模範”。社會名流李石曾等人也給予極高評價,稱頌該校開創了“新教育製度之紀元”,是“高等教育普及之先導”。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第二年,即一九二二年五月底,全國第一個共產黨支部——中共湖南支部——在長沙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省委——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也在長沙成立了。作為區委書記的毛澤東對區委機關設在什麼地方,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思考。

住在自修大學裏的毛澤東與何叔衡,為了尋找一個僻靜之地來研究開展黨的活動問題,常常借著晚飯後散步之便,走出小吳門,來到長沙城外的清水塘。他們邊走邊談,商量怎樣在學生中間進行革命宣傳活動。有時他們迎著初升的月亮,走進樹林深處,直到初更時分才回去休息。

“清水塘是塊風水寶地啊!”毛澤東看著水塘裏月亮的倒影對何叔衡說。

“中共湘區委員會不宜設在自修大學,也不宜設在一師附小。我覺得清水塘是一個理想之地,不知你意下如何?”何叔衡若有所思地說。

“我同意你的意見,那就設在清水塘吧!這裏距自修大學不遠,又鮮為人知。”

“可以用第一師範附屬小學的名義在這裏租幾間平房。”

“好,就用我毛石三的名義吧,我是一師附小的校長嘛!”

“教職員工的宿舍很緊張,不如在這裏多租幾間房子。”

“開慧早就想把她母親從城裏接過來,可就是沒有地方住。這回好了,這才像一個家,她們來了,既可以掩護工作,又可以照料我的生活……”

毛澤東肩負著曆史的重托,一方麵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舉行罷工,發展黨團組織;另一方麵深深感到工人運動需要骨幹去組織聯絡,工人積極分子需要理論來武裝,工人群眾在鬥爭實踐中也有要求學習的願望。於是,在當年九月利用自修大學多餘的房舍又開辦了自修大學附設補習學校,毛澤東任補習學校指導主任。

與自修大學迥然不同的是,補習學校開學的當天,報名者就多達一百二十餘人。學校開設的國文、英語、數學、地理、曆史等五門課,和當時一般中學的課程差不多,但內容卻大不相同,主要講授革命理論。語文的教材,都是宣傳革命鬥爭的文章。課外時間,還組織學生閱讀進步書刊,舉行時事報告會,以啟迪學生的愛國思想。

創辦湖南自修大學,是毛澤東從事的一係列活動中最引以為豪的舉動,因此它在毛澤東的心目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毛澤東與何叔衡一直住在自修大學,主持校務。為了加強自修大學的師資力量,毛澤東還致信中共中央局成員、宣傳主任李達,請他來長沙任自修大學校長。

在自修大學裏,師生關係和諧融洽,新思想再也不會胎死腹中。毛澤東既是先生,也是學生。年輕的老師與更為年輕的學生探討著個人、祖國的前途與命運,交流著思想、心得、學識、情感。他們冬夜圍爐辯論,盛夏月下暢談,在沒有星星也無月光的夜晚,這裏更有助於他們沉思遠想。

學校安排的課程很少,毛澤東經常勉勵學生刻苦鑽研。毛澤東認為,了解中國的過去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因此中國曆史是自修大學的主要課程,他還親自給學生講授中國古代史。

為了加強對中國革命問題的研究和係統地宣傳馬克思主義,湖南自修大學創辦了《新時代》月刊。創刊號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毛澤東寫的《外力、軍閥與革命》,其他有《何謂帝國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哥達綱領批判》的譯文等。

在毛澤東、何叔衡等人的苦心經營下,湖南自修大學及其補習學校已初具規模,形成了“自己看書、自己思考”,“共同討論、共同研究”和教師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嶄新的招生、教學和考核等製度。學生已多達二百餘人,均來自於湖南和外省三十幾個縣。

湖南自修大學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全國創辦的第一所培養幹部的學校,也可以說是最初級的“黨校”。因此,補習學校招來的學員大都是進步的知識青年和青年工人中的先進分子。他們經過學習,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和政治基礎,成為一支共產黨堅強有力的後備軍。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先後都由教員介紹入團、入黨,有不少同誌後來為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甚至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曾在學校工作和學習過的毛澤民、夏明翰、柳直荀、羅學瓚、毛澤覃等同誌,後來都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和中國革命的骨幹分子。

湖南自修大學的創立,受到了進步人士的高度讚譽,但在當時沉悶死寂的政治空氣中,真心支持這個學校的教育界人士並不多,而批評、謾罵這個學校的頑固派卻遍及於省內外。湖南的一些守舊分子就議論紛紛,視其為怪物,認為“自修大學是不倫不類、無根無葉的東西”,並企圖唆使湖南省政府停止供給船山學社的活動經費。

反動軍閥趙恒惕更是痛恨不已,認為自修大學是專門和他作對的不法組織,想方設法加以摧殘。當他看到自修大學的刊物《新時代》時,便氣急敗壞地說這是宣傳異端邪說,要求立即取締、查封。他下令在長沙街頭張貼布告,懸賞三千大洋,緝拿創辦自修大學的“過激派”毛澤東,發誓要殺一儆百。

這是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大地一片朦朧。清水塘二十二號平房裏亮起了微弱的燈光,負責湘區黨委機要和交通聯絡工作的楊開慧警惕地看了一眼窗外,然後解開放在桌上的布包,從一遝折疊整齊的衣服中間取出文件,迅速登記好,又把文件和登記簿放入枕頭箱內。此時,楊開慧突然想起一件事,於是對毛澤東說:“潤之,自修大學的經費,學聯同意解決一部分。”

毛澤東停下筆,抬起頭來驚訝地問:“你去學聯了?”

楊開慧點點頭:“我是學聯的幹事嘛!我在學聯會上提出,學聯要救亡圖存,外抗強權,內懲國賊,必須首先著重培養青年骨幹,自修大學正是培養青年骨幹的最好學校。因此,五四時期各界所捐的錢,應該拿出一部分來支援自修大學。經過他們討論,我的意見被采納了。”

毛澤東凝視著自己再熟悉不過的妻子:“自修大學設在船山學社,更有其特殊的象征意義,那就是要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行實踐。”

“我明白。”楊開慧點點頭。

“霞,辛苦你了。”

楊開慧搖搖頭,柔聲細語地笑著說:“沒什麼,我是黨員,而且,又是你的妻子……”

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毛澤東開門一看,原來是一位在省政府供職的同誌。隻見他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地說:“趙恒惕派兵抓你來了,那些家夥快到村口了,你得趕快躲一躲!”

楊開慧緊張起來,身上頓時沁出一層灼熱的汗珠。她趕快把門插上、頂好,好像這樣就能萬無一失地把敵人擋在外麵。毛澤東動作敏捷,迅速把文件藏入閣樓上的牆洞裏。此時,楊開慧已為丈夫準備好了行李,並把手提箱遞給他。

“快走,從後門走!敵人敲門了。”楊開慧一邊說,一邊使足力氣把丈夫推出後門。

就這樣,毛澤東告別了妻子楊開慧和剛滿半歲的兒子毛岸英,披著漆黑的夜色,穿過後院的菜地,鑽進了黑乎乎的山林。

趙恒惕沒有抓住毛澤東,惱羞成怒,當即四處發出“通緝令”,懸賞捉拿最危險的“過激分子”毛澤東,賞格出到一萬大洋。一時間,毛澤東的處境相當危險。

在白色恐怖下,氣度不凡的毛澤東並沒有立即離開他的革命陣地,仍在從容地布置長沙黨的工作。一天上午,新民學會會員鄒某在街上碰到毛澤東,不禁大吃一驚。他把毛澤東拉到一個僻靜的小巷:“潤之,你看到布告了嗎?趙恒惕在通緝你呢,你還不趕快離開這兒!”

“我早就知道了,沒什麼了不起!再說,長沙人多,我頭上又沒貼‘毛澤東’三個字,他們哪能那麼容易抓住我!”

鄒某聞言,為毛澤東的膽略欽佩不已。

越是危險的時刻,越要沉著鎮定,這是毛澤東早年養成的習慣。他向郭亮、夏曦等幾位同誌布置了中共湖南地下黨組織的全麵工作,在“通緝令”下了半個月之後,才化裝離開長沙,前往上海參加中共中央機關工作。

巧施脫身計

遵照中共中央的決定,毛澤東從上海又回到了長沙。在他的正確領導下,工人階級的鬥爭形勢發展十分迅猛,革命的火焰遍燃三湘大地,尤其是長沙風起雲湧的工人運動達到了高潮,工會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很快,全省已有大大小小的工會二十多個,工會會員達五萬餘人。

這些有組織的工人絕大多數都參加過罷工鬥爭,經受過嚴峻的考驗,從中湧現出來的大量積極分子後來還被吸收為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為了更好地領導這些已經覺醒了的工人開展革命鬥爭,成立一個地區性的工人組織,便提到中共湘區委員會的議事日程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