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到梅初山對按摩厭倦,到辦公室露麵,杜讚之就決定召開研究人事問題的書記碰頭會。那天,梅初山進入會議室時像個凱旋的將軍,神采奕奕一一跟幾個副書記握手。杜讚之進會議室比較早,此時正埋頭看材料。梅初山對杜讚之視而不見,他跟大家握過手之後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認真地看組織部做的人事任免方案。

這次的人事任免方案隻是將個別年齡較大的領導幹部改任非領導職務,對部份空缺時間比較長的職位提出擬任意見。市委組織部部長沈實對方案一一作具體說明,任的為什麼要任,免的為什麼要免。

“我記得以前組織部做人事任免方案,都事先征求有關領導的意見,現在換了新書記,是不是要作一些改革?”梅初山突然打斷沈實的話,故意做出一種幽默的樣子問。

杜讚之笑著說:“組織部門是否找過梅市長,我不知道。如果沒有找,是他們工作的疏忽,當然也有客觀原因,市長病休了,他們是不是擔心影響市長休息?” 杜讚之以為,梅初山資格比他老得多,能力也不差,但總屈居人後,心裏一下子接受不了他這個新市委書記是可以理解的,隻要他真誠相待,再過一些時間一切都會好起來。

“要說方案事前沒征求過市長的意見,這是事實,主要責任在於我。”沈實說,“但有一些具體情況,借此機會也想向市長說明一下。組織部做這個方案時先後多次要找市長,跟市政府辦聯係過,跟秘書聯係過,也給市長家裏打過電話,但市長一直沒有安排時間。”

“我就那麼難找嗎?我不是在醫院裏就在家裏。”梅初山白白的臉上泛起潮紅,但隻是一點點,他說,“其實我也靜不下心治療,這段時間我是將辦公室移到醫院去了。”

“一市之長事情多誰都清楚,但再忙也應該讓組織部長見上一麵啊,當然這是工作人員的事,與市長你無關。”沈實說。

“這個情況我是第一次聽說。這麼說來,今天這個會其實也不一定要等我再開。既然我病了,工作你們做好就行了,我是不會有什麼意見的。”梅初山說,“要說調整人事安排,我覺得方案上的不一定個個都得調整,倒是有個別部門的領導,已經到了非動不可的地步了。比如建委,賀奇才已幹了近10年,班子內部矛盾又那麼尖銳,大家看看,現在漢州這個地方給搞成什麼樣子了?”

杜讚之說:“梅市長有這個意見,組織部安排時間考察一下吧。今天我們先就已經做好的方案進行討論。”

“說到職位長期空缺問題,還有幾個部門沒有正職,比如國土局,交通局,市委辦。”梅初山說,“人事安排往往也要辯證施治,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且我們常委也不必天天開會研究人事問題,而要把精力放到經濟建設上。”

杜讚之想起自己曾在醫院裏說過的話。他沉默了好一會,說:“梅市長講的也有道理,大家如果沒有不同意見,這個會就緩一緩吧。”

會議沒開成,幾個副書記各懷心事走了。沈實出了門口回頭看見杜讚之還坐在會議室裏不動,猶豫一下又重新折回來。

“杜書記你是不是太善良了?”沈實的意思是“軟弱”, “這麼嚴肅的會哪能給他一句話說不開就不開了?”作為組織部長,他始終旗幟鮮明地站在市委書記一邊,過去是,現在也是。

杜讚之心裏雖不好受,但想想梅初山提的意見也有一定的道理。市委辦主任是否讓容祺幹,他還沒想清楚,尚維有提醒說這人太滑頭,所以這次沒做方案,交通局長一職他想拖一拖,宋雙的親戚現任副局長,杜讚之想讓他做局長,但沒有安排好現在管全麵的那個副局長之前,這事還不好動,國土局管全麵的副局長年限還不夠,尚維有跟杜讚之說過,那個副局長不錯,讓杜讚之給關照一下,等滿兩年再提撥為局長。

“沒事,梅市長講的也有道理,遲幾天再開吧。”杜讚之笑容可掬地說,“你覺得容祺這人怎麼樣?”

“不錯。”沈實說。

“你安排考核一下,如果行,就讓他在辦公室上吧。另外,幾個副書記對毛路都有看法,他多少歲了,可不可以讓他下來?他下來後誰去接?梅市長一定要賀奇才離開建委,把他安排到哪裏合適,你們征求有關領導意見做好方案一並討論吧。”

沈實聽了杜讚之幾句話,已經明白了杜讚之的意圖,他很快拿出了方案:容祺任市委辦主任;建委副主任石梓提撥為主任;建委主任賀奇才調任財政局長;財政局長毛路改任非領導職務主任科員。毛路是曹婕的親戚,這人隻有聽梅初山和曹婕兩個人的話,不換掉他,杜讚之這個市委書記想用一分錢也得通過梅初山。幾個副書記也讚成將毛路換下來,他們聽到容祺說財政局不撥小車修理費加油費都有想法,他們擔心有一天真會騎自行車。

再次召開的書記碰頭會,梅初山簡直氣昏了,居然要動毛路,這不是明目張膽衝著他來嗎?但他已經意識到幾個副書記暗中偏著杜讚之,他不得不改變策略,以守為攻。

“容祺任市委辦主任我同意。提撥石梓我也沒意見,石梓肯定比現在這個好得多。但財政局跟建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部門,我看這事還是慎重些好,財政局這個位置不是誰都適合的。”梅初山知道杜讚之跟石梓關係特殊,他希望表這個態之後能保住毛路不變,這樣,就有可能讓賀奇才改任非領導職務了。賀奇才對他這個市長曆來不放在眼裏,他這幾年凡是開研究人事問題的常委會,都提出要免賀奇才,但也一直無可奈何。因為擺到桌麵上討論的方案始終沒有賀奇才的名字,他與尚維有鬧矛盾,跟這件事也有關係。

“市長有這個想法,大家都談談吧。”杜讚之溫和地望著大家說。賀奇才早在他做副書記的時候就投靠了他,這點非常重要。說實在的,能讓毛路下來,也可以讓賀奇才下來,賀奇才隻比毛路小幾個月,50歲多一點。工作中的問題自不必說,班子不團結的主要責任也在他。但讓他再幹一段時間也未嚐不可,年齡大等於資格老,經驗豐富,工作中的問題哪個沒有,人非聖賢。班子不團結責任在正職這也不奇怪,第一把手是矛盾的集中點,原則性的事往往副職可以推到正職那裏去,做好人的往往都是副職,而正職無論如何不可能什麼事都做好好先生。當然副職也有副職的苦衷,要是正職獨裁,副職往往就成了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