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南地區的地價越炒越高之後,聰明人突然想起離漢南不遠的漢州市有大片土地還沉睡在農民懷裏,於是地皮商紛紛湧來漢州,傾刻間,漢州的地皮也火了起來。邊皂德的觸覺靈敏過人,他一天內開辦了兩個房地產公司,兩份要地的立項報告隨即也送到了市計委,批項目像放屁一樣輕鬆的市計委立馬簽字蓋章。很快,他帶著市國土局長到一片水田旁邊指指點點說:“我就要這塊。”便拿了藍線圖去跟地皮商討價還價,等對方將定金彙進他的帳戶,他才到國土局去交土地出讓金(成本)。而手中真正有了土地的商人正在盤算下一步如何賺大錢的時候,土地價格卻突然下跌,而且一跌再跌。在這次土地熱潮中,有公司倒閉,有老板自殺。

漢州農民賣掉的土地,長起萋萋青草,領導覺得大片農田荒蕪了可惜,也怕上麵下來檢查不好看,就動員農民繼續耕種。農民們說:“田賣了還可以種,世界上竟會有這等好事。”

石梓任建委主任後,向市政府遞交了一份5000多字的建議,提出要盤活閑置土地,處理當年房地產熱遺留下來的問題。梅初山看了非常感興趣,立即抽調有關部門有關人員組成工作班子開展工作。邊皂德當天就得到這個信息,他表示要支持政府盤活房地產,準備收購部份土地建商品房,緩解居民住房緊張的局麵,為政府分憂,以實際行動支持市裏的住房改革。梅初山對他的想法非常讚賞。杜讚之也覺得是一件好事,他說:“搞一片示範小區,對提高城鎮居住檔次有好處。有什麼具體想法,你可以多找石梓談,讓他支持你。”

邊皂德看中的就是漢州廣場旁邊的100畝閑置土地。

漢州廣場原來規劃150畝,後來市裏沒有錢花,將100畝賣給了一個香港人。盡管當時群眾議論紛紛,說近20萬人的城市150畝的廣場不是大了而是小了,現在居然還要減到50畝。但群眾意見最終沒能左右政府賣地。而香港人搞個開工典禮就將地炒給了一家實力雄厚的外省銀行,行長拿國家的錢做自己的生意,為了擴大影響,他在漢州舉行了一次空前的剪彩活動。他請來了省、地區、市三級主要領導,紅綢布拉了整整30米。由於參加剪彩的人太多,中間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司儀宣讀剪彩的領導名單沒有某個市委副書記的名字,這位副書記讓秘書去問是不是漏了。司儀說由於領導來得多,沒準備那麼多剪刀。副書記馬上說他車上有一把。於是副書記就站到紅綢帶的最邊上。但裝剪彩剪刀和紅包的盤子就那麼多,端盤子的禮儀小姐也隻有那麼多,輪到發紅包時就出差錯了。如果這個差錯出在別人身上還好辦,隻要有錢,紅包臨時加一個並不難,但偏偏是市委書記市長的紅包調錯了。托著盤子的禮儀小姐一轉身,書記市長的方位不對了,兩個禮儀小姐將紅包送出去才知道弄錯了,書記市長想想也覺得不對勁,知道紅包錯了很不高興,都認為自己的紅包應該比對方的大。書記想,我是市委書記,層次比市長高,紅包也應該大。市長想,這塊地我暗中出了不少力,人家給的紅包肯定大。但這種事又不好明說,兩個都漚在肚子裏不高興。後來據兩位禮儀小姐說,那個銀行行長專門為這事向書記市長道歉,還陪了禮。梅初山的夫人曹婕在外麵聽說了,回到家去問有沒有這種事。梅初山說,當時他並不知道,後來那個行長找他解釋,他才如夢初醒。“事情都讓下麵搞複雜了。”梅初山生氣地說。剪彩後3個月,因為地價不斷下跌,始終無法出手,那個行長就從18樓上跳了下去。據說,那天剪彩的人從23個增加到24個,不吉利,二十四,容易死。

這次盤整土地,石梓決心恢複廣場150畝的規劃。正當石梓雄心勃勃要籌劃新的漢州廣場時,邊皂德的要地報告通過市政府轉到了他的手上。

“哪裏也不要,我就要這100畝。”邊皂德說。

“哪裏都行,就這100畝不行。”石梓說。

邊皂德說:“地是剛收回來的,有什麼問題呢?”

石梓說:“群眾意見很大,要維持原來的規劃。”

邊皂德說:“廣場其實搞得太大也是浪費。”

石梓說:“搞得太小,還叫廣場嗎?”

邊皂德還想說什麼,石梓已經站起來送客。邊皂德從建委出來去找杜讚之,但杜讚之不在,他就去了梅初山辦公室。邊皂德跟梅初山聊了一會,然後和梅初山去了漢園賓館,兩個人一直玩到淩晨2點多鍾。分手時,邊皂德才睜著一雙惺忪的眼睛跟梅初山提起廣場旁邊的土地。

“你找石梓做做工作。”梅初山說。

邊皂德說:“我找過他多少次了,他連飯也不肯吃。”

“要不你跟杜書記說,你知道杜書記跟石梓的關係,隻要杜書記打了招呼,石梓不看僧麵也看佛麵啊。”梅初山說著下了車。

……

“梅初山比誰都滑。” 邊皂德對杜讚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