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何去何從 作者訪談——關於我的博客(3 / 3)

[豬八戒2]:請問嘉賓,您的個人理想與事業理想分別是什麼?

【廖新波】:其實我個人理想,我剛才已經回答了,就是為社會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事業理想就是為大家都能夠看好病。因為我是衛生官員,我是從事衛生事業的行政官員,所以能夠使大家都能看好病,是我最基本的職責。但是能夠看得起病,可能不僅僅是我們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事情,這是很明確的。因為大家知道衛生廳、衛生部、衛生局有什麼權,都是由當地政府、中央政府的預算劃撥下來的,就是一個保障體係的建立來保障的,我們不從事這方麵。但是我們如何使病人看好病,如何使大家少生病,或者說早看病,這是我們的最基本的任務。

[智商有點低]:大家都說廖廳長是個坦誠的人,請廖廳長介紹一下是如何當上副廳長的好嗎?

【廖新波】:因為我是從病理科醫生出身,然後出國兩年,回來之後從事行政工作。從事行政工作的時候,我就熱愛上了醫院管理,所以我對它非常投入,也許是班子裏麵比較年輕的一個,四年前主管醫政的領導退休了,衛生廳要從醫院裏麵選出懂得醫院的人,或者對醫院運行比較熟悉的人擔任這個副廳長。醫院裏麵就推薦我去,他說,新波,你年輕,有前途,你去為大家做點事情,當時我們的院長是這樣跟我說的,我說既然院長給我這麼重要的任務,那我去試試看,我說我不會做,院長說慢慢你就會做了,其實現在我還不會做,我還是做一些具體的事情,因為確實很忙,我沒有很多時間去考慮其他事情。在醫改方麵,我是提了很多很有建設性的意見。但是這隻是提。實施不是我。我隻做好我自己的本職工作。所以到了衛生廳,來到這裏,我就是專心專意做好一件事,我非常害怕群眾不滿意,也害怕醫生不滿意,我也是愛麵子的人。所以我對百姓問題是比較認真,比較用心去做。

[影魅之刃]:嘉賓你好,隨著官員對互聯網輿論從驚慌到成熟的應對,官員會產生越來越多的“耐受性”。您認為到時的輿論監督是否會變成無人搭理的吆喝?

【廖新波】:各人有個人的觀點,我個人認為,我不會產生“耐受性”。就我個人經曆來講,我對每一個網友的意見非常珍惜,當時除了沒有意義的。隨著大家的踴躍參加,或者大家對這些事情司空見慣,產生一種“耐受性”,我個人認為不讚同。但是會不會有這種情況呢?我想會有的。因為從我們網絡剛剛開始的時候,各個機關部門都辦有自己的網站,但是有多少帖子是有回應的呢?有多少事情是能夠辦的呢?沒有。甚至在“兩會”期間,有很多代表都辦了網站,隻是發表兩三篇文章,我們可以去看,到現在為止,仍然是那種狀態。所以,如何使官員適應網站,不能強求,這完全是個人的愛好,我辦網站,並不是說我要求人家也辦網站,不是說我要求我的上級都要看我的網站,我不是這個意思,其實,這是一個自由平台,我們不應該將它作為聯係群眾與否的一個標準。所以這個“耐受性”即使是產生了,也不足為奇,因為有很多先例,比如什麼什麼電話有很多,但是打來打去都沒人聽。很多網站都是沒有更新的,看來看去都是那一篇文章。而我的博客,我經常更新,有時比大網站更新得還快,當然我不是表揚自己,我是說的一種態度,一種對待網站的態度,是積極的、被動的還是消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