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也,靜也,澄水之貌。寒,冽也,凍也,覆冰之貌。泉不難於清,而難於寒。其瀨峻流駛而清,岩奧陰積而寒者,亦非佳品。

石少土多沙膩泥凝者,必不清寒。

蒙之象曰果行,井之象曰寒泉。不果則氣滯而光不澄,不寒則性燥而味必嗇。

冰,堅水也,窮穀陰氣所聚。不泄則結,而為伏陰也。在地英明者惟水,而冰則精而且冷,是固清寒之極也。謝康樂詩:“鑿冰煮朝?”《拾遺記》 :“蓬萊山冰水,飲者千歲 。”

下有石硫者,發為溫泉,在在有之。又有共出一壑,半溫半冷者,亦在在有之,皆非食品。特新安黃山朱砂湯泉可食。《圖經》雲 :“黃山舊名黟山,東峰下有朱砂湯泉可點茗,春色微紅 ,此則自然之丹液也 。”《拾遺記》 :“蓬萊山沸水,飲者千歲 。”此又仙飲。

有黃金處水必清,有明珠處水必媚,有孑鮒處水必腥腐,有蛟龍處水必洞黑。惡不可不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