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生命(3 / 3)

正如米建所說,地球對人口的承載超過了限值,快樂是短暫的,地球的未來還是令人憂心忡忡,除了米建,許多權威生物學家也都發現了並上報了國家有關機構。對於環境的威脅,人類總是束手無策,即使做出改變也是杯水車薪,難為無米之炊。

隻是老紀沒想到,已經接受了“禾”巨大援助的人類,沒有感到滿足,對於未來也沒有過多自己考量,竟然在全球發起投票,決定是否向“禾”尋求救助。作為一個存在了幾千年的古老文明,老紀第一次看到全人類對於眼前困難選擇直接放棄而求救,讓老紀不禁感到文明的悲哀,人類文明的墮落。禾教的人數優勢使得投票完全傾向了另一邊,最後以壓倒性產生了結果。在一個晴朗無風的上午,全球直播了這場“求救”,老紀也在廣場上的屏幕看到了。一個團隊操控著一輛裝載著擴音器的小車靠近一艘飛船,正式向“禾”發出了援助信號。

可更沒另老紀想到的是,一個月後,“禾”以郵件形式回複各國機構,他們已經派遣了四十艘超大型恒星級飛船進入了地球同步軌道,30個地球日後,將在全球四十個地區使用小型飛船搭載健康、35歲以下、男女各占一定比例的整整四千萬人進入飛船,移居到他們所屬的星球上。這種慷慨已經明顯超越老紀所認知的範圍內,“禾”所表現出的人道主義已經升華到了一個極高的高度,展現的心胸感覺比地球上所有慈善家的加起來還要寬廣。聽到這個消息,有那麼一刻,老紀感覺“禾”像上帝一樣懸在空中,在人類陷入困境的時候扔出一把稻草,他無所不能、無所不容。這件事後,老紀就加入了禾教。

一開始,這封郵件的內容並沒有公開,關於人選的選擇各國之間也都暗地進行。可選擇人選如此龐大,標準製定也是十分困難,想秘密在全球選定而不外漏很難很難。不久,有關太空移民的消息不脛而走,一傳十,十傳百,迅速引起全球轟動。人們紛紛對太空移民感到好奇,禾教教眾又舉辦了百餘次盛感謝“禾”的”恩賜”。

而當人們安靜下來後,關於如何選擇立刻成為了人們議論的話題。有人說按對社會的貢獻選擇人選,貢獻高的就有資格上船;有人說按能力選擇,有能力的人才可以在飛船上活下來;也有人說按文化選擇,要把地球文明的文化傳承下去。令人欣喜的是,麵對突來的移民,不滿足移民條件的人沒有提出任何的異議,對於“禾”的選擇,所有人都一致的相信、服從。

在自然界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進化的原則,肉弱強食是進化的法則。小到螻蟻,大道鯨魚,服從、逃避強者,追捕、獵殺弱者,在一條條無形的食物鏈中,生活讓強大成為了資本,饑餓讓野性得到了迸發。在壓倒性的實力差距下感到害怕,是與生俱來的膽小,是不會被唾棄的逃跑,自然由此而生。一直認為自己處於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終於從頂部挪到了下麵,把位置讓給了“禾”,這種上下的關係讓服從成為了自然。

聯合國表示,所有被允許上船的人會受到一封特殊的、無法造假的郵件,請收到郵件的人自覺在當天前往指定的地點,憑借郵件信息登船。

之後的一天,老紀的電話響了起來,是李誌打來的電話。“紀教授,您的兒子也可以移民了,部分不滿足登船條件的傑出科學家名額會傳遞給滿足條件的直係親屬,是我的一朋友告訴我的,名單裏有小曉。還有,我也可以移民了。”聽得出電話那頭的李誌相當激動,可能自己也沒想到會被選上。不過,老紀對自己的名額能傳給小曉卻顯得很淡定。老紀不是不高興,離開地球移居其他星球當然好了,問題是自己又將會和小曉分開。老紀相信“禾”會照顧好小曉,他替小曉開心,也替自己難過,又要一個人孤獨的麵對生活了。

那一夜,老紀又沒睡,抽了一夜戒了十幾年的煙。看著躺在床上熟睡的小曉,老紀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