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愛情,沒有人不想得到愛情。一份珍貴的愛情甚至可以讓我們拋棄一切,白娘子為了得到許仙的愛情寧願被打入雷峰塔,所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我們可以想象所有與愛情相關的美好,一個溫軟的親吻,一個真摯的眼神,一個熱情的擁抱。愛情可以給我們快樂,在你失落的時候可以慰藉你的心靈;愛情可以給我們力量,在你跌落人生低穀的時候可以讓你堅強。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兩個人的力量是無窮的,更何況是你的愛人呢?一個人一輩子孤獨終老,兩個人一輩子幸福到老。所以,我們需要愛情。
讀秦觀的詞,就是享受一場愛情的盛宴。
料想,秦觀沒有經曆過完整的愛情,假若他愛情道路上一帆風順的話,他就不會寫出“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樣流傳千古的絕妙好辭。但是,他也是個凡夫俗子,他也有七情六欲,他和普通人一樣也渴望美好的愛情。然而,越渴望,越失望,於是,隻好寄托在詩詞上。
說來,這一切都怨他悲慘的身世。
從小父親就不在身邊,十歲的時候母親也撒手人寰。後來父親續娶,繼母是一個很凶悍的女人,父親要接秦觀過去一起住,她不準,於是父親隻好讓秦觀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不料,沒幾年,爺爺也去世了,秦觀隻好與奶奶相依為命。日子過得非常艱苦,他內向、憂傷的性格就此形成。那個狠心的父親自從母親去世後,沒有回來看望秦觀一次。在秦觀幼小的意識裏,已經沒有母親、父親這樣一個概念了。
於是他發奮讀書,企圖通過考取功名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二十四歲那年,他參加科舉考試,主考官嫌他的文章太纖弱,沒有錄取他。後來他又考了幾次,一直沒有考中。飄零的身世,仕途的艱難更加劇了他憂傷性格的形成。
直到他三十七歲,他的命運才有所改變。
他遇到了大好人蘇軾,蘇軾推薦了許多有才華的人給朝廷,被稱為文章伯。他寫的一篇文章《黃樓賦》被蘇軾看中,蘇軾對他的評價很高,認為他有屈原宋玉一般的才華。秦觀也久仰蘇軾的大名,於是以學生的名義拜在蘇軾的門下,成為蘇門四學士中最受蘇軾寵愛的人。那一年,恰好是蘇軾主持進士科考試,蘇軾推薦了秦觀,秦觀才得以進士及第。
但考得進士的秦觀並沒有馬上被朝廷重用,他苦熬了六年,頭發都熬白了,才熬到一個小小的官職——秘書省正字。
遇到蘇軾應該說是秦觀的幸運,可誰又曾料到,遇到蘇軾又是他更為悲慘的命運的開始呢?秘書省正字沒做多久,就成了朋黨之爭的犧牲品。作為舊黨的蘇軾遭到崛起的新黨的迫害,蘇軾等一大批人遭到貶謫,作為蘇軾的得意弟子秦觀也未能幸免於難,他先是被貶到杭州做通判,後來貶到湖南郴州,繼而貶到更遙遠的廣西橫州、廣東雷州。後來宋徽宗繼位,大赦天下,宋徽宗喜歡秦觀的詞,於是召他為宣德郎,令人歎惋的是,還沒有來得及上任,水土不服,憂勞成疾的秦觀就客死在了途中,時年五十一歲。
想來都不免心酸,這樣一位滿腹才學的男人,竟落得如此下場,他生前連一天的好日子都沒有享受過。
自古才子多磨難。這是我的一位朋友的感歎,他也是一位才子,自詡為“有才華的窮人”,搞音樂的,搖滾樂。寧夏人,熱愛自己的家鄉,很富有創造激情,把家鄉的民歌花兒與時尚的搖滾結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新的搖滾樂——鄉土搖滾樂。我聽了他的鄉土搖滾,他那富有磁性而略帶沙啞的聲音震撼了我,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音樂。可是,他的鄉土搖滾屬於小眾音樂,很少有人喜歡,這是他的無奈,但他仍然堅持著,不背叛自己的音樂夢想。我的這位朋友雖然很有才華,但他不喜歡別人叫他才子,他調侃道:“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才子有好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