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顧銘洲以薄弱之身,嗬護幼主,有功於國。朕深感涕零,今日,朕攜妻帶子,親送其棺槨回歸故裏,盼上天垂憐,鳳凰於歸……”
架於幹柴與梧桐花瓣上的兩具棺槨被澆上桐油,皇帝親自將火把投了過去。
轟,烈焰騰起,天空瞬間被大火染紅。
這時,五丈塬的老人,聽到熟悉的琴音,那是《高山流水》。就見祭台一角,一人一身白衣,端坐高台,雙手指法嫻熟,一如當年顧銘洲在棲鳳台,將幽雅的琴音在彈指尖揮灑而出。
當人們的目光被專心彈奏的人吸引時,原本晴朗風止的天氣,忽然平地風起,雲聚東南,不消一會兒,便狂風大作,烏雲滾滾,幾欲蔽日。不知發生何事的百姓開始竊竊私語,隱隱恐慌,唯有祭台上撫琴之人,揮彈七弦,淡定如故,滾珠落玉之曲嫋嫋而出,不理此時風雲變幻。直到一道閃電劈下,祭台下的百姓慌亂起來,發出熙攘之聲。
而就在這時,祭台上即將燃盡的幹柴居然發出劈啪的響聲,火光複熊然而起,瞬間兩道金光自火中光射而出,騰躍空中,金身飛舞盤旋,漸漸清晰,這是——鳳凰,鳳凰於歸。
皇帝當下目瞪口呆,而下麵百姓第一次看到鳳凰真身,驚呼不已,大呼“祥瑞”,在官員的帶頭下,紛紛下跪膜拜。
金色鳳凰揚頭振翅,發出高亢的鳴叫,伴著《高山流水》的琴音,在大火中盤旋而出,蹁躚起舞。一時間金光遍地,不啻日月當空,七彩文華落於眾人頭頂,祥瑞之兆不言而喻。
皇帝眼眶溼潤,知道這是母親和顧銘洲涅槃重生,難掩心頭激動,拉過兩個幼子,當即下跪。
一曲既終,琴音戛然而止。一道金光圍著皇帝和兩個幼子不住盤旋,另一道金光則圍繞剛剛撫琴已畢的賀蘭驄,不停低鳴。
賀蘭驄答應皇帝,親自撫琴,送顧銘洲與柳清君一程,算是答謝他為賀蘭如月身後事所做的一切。不想竟發生這等奇異的事情,心中暗暗納罕。見那鳳凰一直向自己低低鳴叫,似在懇求什麼,忽然想起那老道士的話,頓時如夢初醒。閉了閉眼睛,暗道果然是天命如此,不可違啊!見那鳳凰久久盤旋不去,賀蘭驄向其點頭,了其心願。
得到賀蘭驄的答複,一對鳳凰再次嘹亮高歌,這次,卻圍著兩個幼子盤旋纏繞,久久不去。
皇帝看到此情此景,知道他們不舍,心裏也是萬般難過,最後,皇帝還是大聲道:“母親,顧叔叔,敬兒已經長大,可以保護好妻兒,你們大可放心。上一世曆經磨難,如今涅槃,再無苦難,放心去吧。”
兩隻鳳凰聞言,鳳頭三點,大振金翅,緩緩飛去。
鳳凰遠去了,皇帝目送其飛遠,直至身影完全消失,終於控製不在,將眼中熱熱的東西釋放。幾步行至賀蘭驄麵前,哽咽著道:“謝謝。”
賀蘭驄歎口氣,卻沒有理睬皇帝。見人群一點點散了,把如同八爪魚一樣扒上自己的想南一手托起,將焦尾琴往皇帝懷中一送,隻驚得皇帝慌張地把賀蘭驄這珍藏的寶貝急急抱住。
想南被賀蘭驄塞進馬車,接下來念北也被他扔了進去。賀蘭驄撩衣鑽進馬車,眉頭顰緊,看向一旁還在發愣的皇帝,冷冷地道:“還不上來,在等什麼?”
啊,皇帝一怔,忽然明白了什麼,頓時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大喜之下,高聲道:“賀蘭,朕來啦,哎呦……”
?????
堂堂北蒼天子許是太過激動,奔跑的動作太急,竟然腳下不穩,結果非常沒有帝王相地在車轅處,摔了一個狗啃泥。
104、番外-悲涼秋,紅帳暖 ...
月光消逝,淡雲漂浮,滿地繁霜,東方欲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