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事態的發展,至此乃世所周知。西羅馬帝國同漢王朝和發多王朝一樣,最終屈服於蠻族。而且,6世紀時,帝國的崩潰給西方造成的後果,似乎與中國的情況相同。589年,隋朝最終統一了中國,大約與此同時,法蘭克國王和東羅馬帝國的皇帝似乎也在重新統一歐洲。

法蘭克人起源於萊茵河下遊,5世紀由此移居高盧北部。在這段動蕩不安的曆史中,他們隻充當了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直到墨洛溫王朝的國王當政時,才成為西方最強大的民族。墨洛溫王朝最傑出的國王是克洛維(481-511年),他聯合法蘭克各部落,打敗羅馬人、拜占廷人和西哥特人,把從比利牛斯山脈,經高盧,到德意誌的大片領土結合在一起,形成王國。克洛維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皈依了天主教,這不僅使他贏得教皇的支持,而且得到了當地高盧-羅馬人的援助。墨洛溫王朝似乎很有可能重建西羅馬帝國,並通過增加萊茵河東岸法蘭克人的領土。擴大帝國的版圖。

君主坦丁堡的統治者,同樣具有恢複帝國的雄心。西羅馬帝國土崩瓦解的同時,東羅馬帝國卻因強大的海軍勢力,豐富的財源以及首都的天然力量而安然無恙,它的首都位於歐亞兩大陸間的海峽的岬角上。蠻族的侵略雖摧毀了羅馬城,君主坦丁堡卻幸免於難。實際上,在1453年被突厥人攻克之前,它又生存了500年。這幾個世紀中,東羅馬帝國發展起一種獨特的文明,一種由希臘、羅馬、基督教及東方諸成分混合而成的文明。為強調這一獨特性,東羅馬帝國通常又稱為拜占廷帝國,如此命名是因為,首都君主坦丁堡是在古希臘殖民城市拜占廷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西部諸省成為各日耳曼王國後,拜占廷皇帝的宗主權自然隻眼於原羅馬帝國的東半部,即: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這種限製是查士丁尼大帝(527565年)所不能接受的。查上丁尼血統上更是伊利裏亞人,感情深處卻是西方人。他用拉丁語說話、思維,決心收複西方領土,恢複原羅馬帝國。他的一位將領貝利薩留率領一小文裝備精良的部隊,一年內就占領了北非的汪達爾人王國。他還從西哥特人手中奪回了西班牙東南部;經過18年的艱苦奮戰,又征服了意大利的東哥特人。這樣,20年間,幾乎整個地中海又變成了羅馬湖。查士丁尼說,他希望“上帝將授我們以羅馬人因怠惰而喪失的那片帝國領土。”

五、蠻族對西方的繼續入侵

事與願違,西方並沒有步中國之後塵,相反,一股新的侵略浪潮粉碎了法蘭克人和拜占廷人剛剛形成的脆弱的帝國結構,使西方再度陷入混亂和分裂之中。又是蒙古的一個聯盟,迫使避難的遊牧部落沿入侵歐洲的路線向西行進。這些阿瓦爾人開始為西方所知曉,他們象前匈奴人那樣,以匈牙利平原為基地,向四麵八方發起襲擊。♂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