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欣是堅決反對蘭老太太抽煙的。“蘭家祖宗八代都死在煙上。”當然這話她隻會私底下向蘭子君說,子君囊著鼻子與她玩笑道:“你進蘭家也就曆三代――”“你別打岔。”沈文欣並不理他,繼續她未完待續的話題道:“你爺抽煙,死在煙上;你奶,我聽蘭鎮人說,沒懂事就拾她奶奶的煙屁股;遺傳到你爸身上,看他現在身體,瘦得隻剩肋巴骨,我看早晚也得――”她把生老病死的話掐住,把蘭錦程說死了,她就要做寡婦了,轉而給蘭子君敲耳邊鍾道:“擱你們兄弟倆這一輩,這不良之風就得打住,你們誰抽煙,我打斷誰的腿。”頓了頓又補充道:“讓我逮著――”沈文欣在蘭家大肆宣揚禁煙論,蘭錦程作為積極的響應者,蘭老太太就斷了煙路。老太太早就抽完了蘭鎮自帶的老煙絲兒,身上又不趁錢,就去偷偷摸兒子的煙抽。蘭錦程記性差,左手擱下一包煙,下樓上樓就找不到了,出門再買一包,那包又莫名不打自招的出來了。往往他身上一包,家裏一包。他隱約感覺湊不夠數,在飯桌上這麼說了,沈文欣在一邊幫腔道:“那還用說,家裏煙鬼就你們娘兒倆,掰掰手指頭就能想明白。”蘭錦程便做做樣子對老母親道:“你不能摸我的煙。”蘭老太太很會察言觀色,她也不說話,越過眼鏡框翻起眼瞄蘭錦程,見蘭錦程說完一副忍俊不禁,她便壯著膽子抗議道:“噢――興你吸就不興我吸,白養你這麼大,賬人兒――”沈文欣道:“供吃供穿還要供吸煙,我這裏可不是煙館。”蘭老太太便不住聲了,天下婆媳不相投,沈文欣不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她說傷人的話她心裏不疼,她疼。子君在一邊長出一口氣,眼見著老太太要跟沈文欣鬥上嘴,她是悶腔,沈文欣是尖腔,兩個人爭在一起,剛好是打鼓吹嗩呐,唱出河南劇。蘭錦程見老娘灰下臉去,心中不忍,主動伸手出來一包,掏出來兩根對老太太道:“兩根行不?”老太太道:“夠幹啥的?”“四根――我這兒也不多,你省著點。”又補了一句道:“撐一個星期。”蘭老太太嘟囔道:“一個星期,能撐一個黑間都不夠。”沈文欣在一邊對子君笑著說風涼道:“教子君你說,全天底下有這樣的娘倆嗎?”蘭錦程煙分兩袋,優劣有別;見人遞人煙,見鬼遞鬼煙;商人求財神,他在商場上就給商伴上“鑽石”,給領導上“利群”,隻當為失意的政客心理安慰與恭維。可惜心想事成是擔心什麼樣的預感就來什麼樣的鬼。蘭老太太撿蘭錦程抽完了的煙盒來裝煙卷,她不分明香煙也分商與政,將金錢裝進權利的盒子裏,一日一日積少成多。有一回蘭錦程邀請本地政界的趙副局長來蘭家,蘭錦程焦頭爛額剛下班找不到行禮的煙,慌亂中將蘭老太太藏在食盒中的“錢權混淆”遞上去,沒幾天那當政的趙副局長就被雙規下放了。
蘭老太太遭受沈文欣的禁煙運動,斷了來源,她便多了一項飯後散步的新鮮活動,表麵像上熱愛生命的夕陽紅保健,實際卻是提著那支龍頭拐杖出去撿人家抽剩下的煙屁股。不巧被沈文欣撞見,劈頭蓋臉將老太太數落一頓,說她老不出息,在四鄰麵前丟他兒子的臉,從蘭鎮就丟,這一丟還到了千裏之外。經曆這麼一遭,沈文欣不敢再對蘭老太太強製性煙禁,放鬆了捆綁,專門買了便宜的煙卷,定時定量向老太太派發。煙癮大的時候,蘭老太太還是短煙,私底下向子君說沈文欣摳門,要他想辦法多討幾支,蘭子君直笑她老小孩。有一天,子君見蘭老太太不連肉的老皮上長出圖釘大小白灰色的斑耀,他向老太太問,老太太自在雲深處說不出好歹來,仍舊不放過藉此要挾子君送她回蘭鎮,她怕是不祥之兆,活到頭了死在千裏迢迢之外;他又去向沈文欣說,沈文欣道是老年斑,能長壽。
元宵節一罷,蘭子軒與仲浮蘇便從鳳凰城回了青島。蘭子君不願意再過問蘭記行裏的事,一天到晚捧本書摘經,人不讀書會退步,蘭鴻儒留給子君纂《編年考》的事情榨幹了他腦中的汁水,他須要讀書充電。他年幼長到年少時,蘭錦程用錢鍾書的典故來訓誡他:“不管什麼樣的書,好書壞書,拿過來就啃。”中有過來人羞於道破的教育經,閱讀如饑不擇食便是對了,老先生一度在他腦海中留下餓虎撲食的形象。蘭子君纂《編年考》才體出“五穀雜糧,葷素囫圇”其中味,曆史是一盤大棋,坐庭中央的“帥”,衝鋒陷陣的“車”,敢為人先的“炮”,一騎當前的“馬”,更有犄角旮旯處“兵”“卒”啼笑皆非的市井傳奇――小人物比大英雄更知生活的辛酸。蘭錦程本來就反對蘭子君賦閑在家,後來見他燴菜一般在屋裏堆書山,便責難他大男人養在家裏,好端端放著錢不賺,搞不務正業的閑事。反複這麼說他幾次,他皮實了就不放在心上。蘭錦程這麼一麵在家中向兒子發難,一麵在外麵奔走,總要蘭家的和平崛起在蘭子君身上有所利用。他首要想的是讓蘭子君入政,個人拗不過時代,順流者昌,逆流者網,古往今來,概莫如此;官商勾結的社會風尚下,他這樣思與做算是識時務為傑。蘭錦程的走動並不順利,他第一個活動對象是位大肚子、水桶腰、丸子腦袋、圓餅臉的趙副局長,蘭錦程苦苦奔走,稍有眉目時竟然出了岔子――趙副局長還沒有被他拖下水就自有惡果食了。那趙副局長也是倒黴得蹊蹺,貪汙事實敗露竟然是因為家中招賊。趙副局長在外出差,局長夫人稀裏糊塗自投羅網報了警,東窗事發,警察抓小魚捕大魚,蟊賊貪官上了同一輛警車。那趙副局長受邀在外地座談講演,被捕時正在給別人講“清廉為官”的心得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