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作為戰犯,即使僥幸逃脫了懲罰,也應該用餘生去懺悔,但是由於美國在戰略政策上出現轉變,一些原本的戰犯又重新粉墨登場。當時,盟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發出的所謂“戰犯假釋”的指令,岸信介等戰犯因此被釋放和減刑,之後又撤銷了各種“褫奪公職”的法令,這些戰犯和曾經被清洗的人再次擔任了公職。比較著名的岸信介,這個曾經的操縱偽滿的五大頭目之一,在日本投降後,被定為甲級戰犯關進監獄的他,在1953年當選為眾議員,同年加入自由黨,甚至在1956年出任外務大臣!這還不算完,在1957年的時候,甚至還當上了日本的首相!!!
在這,要向大家說一下中國代表梅汝璈在遠東國際法庭上的一些事跡。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已久,而且西方國家的法官對日本認識不足,甚至主張沒有死刑!梅汝璈始終堅持法律原則,有禮有節,在“法官席位之爭”、“起草判決書”和“堅持死刑處罰”等關鍵時刻維護了祖國的尊嚴和人民的利益,贏得了世界的讚賞與尊重,出色完成了任務,周總理就這樣評價過他:“他為人民辦了一件大好事,為國家爭了光,全國人民都應當感謝他。”
第一是法官的座次問題,開庭前預演時庭長韋伯宣布入場的順序為美、英、中、蘇、加、法、新、荷、印、菲,把中國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國之後。梅汝璈立即對這一安排提出強烈抗議:“如論個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們代表各自國家,我認為法庭座次應該按日本投降時各受降國的簽字順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係審判日本戰犯,中國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戰時間最久、付出犧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戰曆史的中國理應排在第二,再者,沒有日本的無條件投降,便沒有今日的審判,按各受降國的簽字順序排座,實屬順理成章。”接著,他憤然脫下象征著權力的黑色絲質法袍,拒絕“彩排”,他說:“今日預演已有許多記者和電影攝影師在場,一旦明日見報便是既成事實。既然我的建議在同仁中並無很大異議,我請求立即對我的建議進行表決。否則,我隻有不參加預演,回國向政府辭職。”由於他的據理力爭,庭長當即召集法官們表決,結果入場順序和法官座次按日本投降各受降國簽字順序安排。這次預演雖然推遲了半個多小時進行,梅汝璈終於為我國爭得了應有的位置,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在對戰犯量刑方麵,再次發生激烈的爭辯。一些來自未遭到日軍過多侵略踐踏的國家的法官們不讚成處以死刑。為了伸張正義,梅汝璈根據審判過程中兩年來收集的日軍暴行,例如在南京大屠殺中就用了砍頭、挖心、水溺、火燒、砍去四肢、割下生殖器等令人發指的暴行,較之德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單純用毒氣殺人殘酷百倍,主張對首惡必須處以死刑。表決結果以6票對5票的微弱優勢,把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七名首犯送上了絞刑架。
東京審判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撰寫起訴書。但撰寫起訴書首當其衝的問題是:控訴這些被告犯罪行為的時候,從什麼時間算起?國際檢查局內部對此發生了嚴重分歧。一種意見是:應該將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作為被告犯罪日期的起點。另一種意見是:應該將1937年7月7日,日軍在盧溝橋發動的全麵侵華戰爭作為被告犯罪日期的起點。中國代表團的提出應以1928年1月1日日本製造“皇姑屯事件”為對日本戰犯起訴的起始日。國際檢查局內部經過鄭重的討論,讚成中國代表團的主張,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指控被告的犯罪行為從1928年開始到1945年為止,總共約18年。
梅汝璈,真乃國士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