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洛陽失陷(1 / 2)

成為安祿山後方的河北地區,隻剩下平原郡,還暗中屬於朝廷。在範陽鼙鼓響起之前,平原太守顏真卿審時度勢,知道安祿山早晚要反,趁著雨期搶修城牆戰壕,補充兵士,充實倉廩,做好了一切準備。可是範陽軍來得太突然了,為了保存有生力量,他沒有迎戰,裝出悠然自得的樣子,彙集文士吟詩飲酒,泛舟於碧波之上。

再按路上眼中,顏真卿不過是一介書生,成不了什麼氣候,因此沒有仔細審查,就命他領平原、博平軍,負責防守河津。

顏真卿佯裝接受,毫無破綻。

在安祿山叛軍離開河北,挺進河南後,顏真卿派遣司馬李平奔赴長安,向皇帝申明了他忠於唐廷的立場。

當初聽到河北郡縣相繼失守,李隆基曾經歎息“河北一十四郡,竟然無一忠臣。”

此時聽到顏真卿的立場,欣喜萬分地說:“朕不知顏真卿容貌形狀怎樣,竟能有如此作為。”

沒有得到唐廷一兵一粗的世紀救援,顏真卿竭盡自己的一切力量,發文聯係河北諸郡,團結各種抵抗叛亂的勢力。

顏真卿登高振臂一呼,響應者紛至遝來。

當時範陽軍已經兵臨滎陽城下,營養太瘦加強守備,迎擊來犯之敵,範陽兵強行等成,遭遇了頑強的抵抗,墜者如雨,死傷不計其數。

安祿山對將領的無能,表示了不滿,調集精兵攻城,親自在後麵督陣,終於攻陷了滎陽,殺死了滎陽太守。

滎陽的手,範陽軍由此聲勢大振,安祿山攻取洛陽的戰略計劃,有了初步的保證,他以田承嗣、安忠誌為前鋒,揮兵向洛陽逼近。

封常清率領新募的兵士,在武牢關設下防線,進行阻擊,但是這批根本沒有經過訓練的烏合之眾,與範陽軍一觸即潰,他收拾殘眾,退守葵園,再戰複敗,直至扯到洛陽的上東門,倉促形成隊伍,又被衝潰。

範陽軍破門而入,四麵合進,在鼓噪聲中大肆殺掠,封常清收拾殘兵在都亭驛進行巷戰,力量不支,再度失利後,翻越殘牆,向西逃奔。

洛陽激戰一共十三日,最後落於安祿山重手,河南尹達奚旬投降。

洛陽留守李澄對禦史中丞盧異說道:“我輩擔負著國家重任,雖自知裏不能低,但當以死報國。”

盧奕慷慨允諾。

李澄欲收兵再戰,但是布下都已經逃跑,無奈之下,令家屬帶著他的官印投奔長安,獨自身著朝服靜坐府中。

安祿山進入城內,以閑廄為行營。李澄、盧奕被捕,安祿山命令將他們推出去斬首。

臨行前,盧奕罵不絕口,曆數安祿山的罪惡,說:“凡是為人,都應該知道逆順。我雖死但不失節,有何遺恨!”

二人毫無所懼,引頸就戮。

兵敗洛陽的封常清,率領殘眾進入陝郡,陝郡太守竇廷之已經棄職逃往河東,境內失去了正常的行政管理,一片混亂,士民們自尋生路紛紛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