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綿是吳誌從侯爵的三子。他生於1815年,少年時在拉瑪二世國王那裏當過禦侍官,後來隨軍南下平叛,並協理北大年的政務,深得國王的賞識。
1840年,在拉瑪三世當政時期,吳綿晉升為子爵,爵號鑾順陀拉努樂,輔助宋卡政務。
1851年,在拉瑪三世當政時期,吳綿晉升為伯爵,爵號丕順陀拉努樂,並被調任宋卡副城主,協助宋卡城主吳誌仁(文爽)。
拉瑪四世時期,宋卡城主吳誌仁在1865年去世,之後,吳綿伯爵被任命為宋卡吳氏六世城主,並晉升為侯爵,爵號丕雅威遷奇裏,獲授土地五千萊。
1872年,他進一步晉升為公爵。爵號昭丕雅威遷奇裏。第二年,他獲得了國王一級勳章。
在吳綿公爵領導下,宋卡國泰民安。文獻中沒有關於這位宋卡城主的戰事記錄,但他在經濟發展中頗有建樹。
1866年,按照拉瑪四世國王的命令,吳綿在東關山山頂建造了一座高大的佛塔。至今這座佛塔依然保存完好。
他完成了宋卡到賽武裏和到檳城的公路建設工程。使得宋卡與檳城共享繁榮。1871年,拉瑪五世國王訪問印度歸來時,就是在賽武裏上岸,然後沿著當時尚未竣工的這條道路,到宋卡碼頭乘船返回曼穀。
吳綿公爵有幾位夫人,共育有十九個子女(九子十女)。原配夫人探布英·蘇提是曼穀一位大臣的女兒,她生有長子吳宣烈、長女結鸞和二女局臘。
探布英·蘇提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她出資在曼穀修建了著名的淨國寺(蘇提瓦拉蘭寺)。
吳宣烈(暹名乃諾)是吳綿公爵和蘇提的長子,他生於1834年。後來他被任命為宋卡副城主,授侯爵爵位,爵號丕雅順陀努樂。1878年,吳宣烈協助父親吳綿,在廉鬆村建造了一座漂亮的二層洋樓。他還在宋卡監獄旁邊修建了櫟樹崗寺,他的長子、宋卡吳氏八世城主吳登箴一度在該寺院剃度為僧。
吳宣烈侯爵自己的住宅,是一座宏大壯觀中式建築物,後來該房子被用作官邸,還作為宋卡市政廳,1953年成為宋卡國家博物館。
根據泰人的傳統,長子是要繼任父親的宋卡城主職位。但吳宣烈侯爵在1882年時英年早逝,年僅四十九歲。
白發送黑發,從此吳綿公爵抑鬱寡歡,了無生氣,健康狀況一落千丈。1884年,在擔任宋卡城主二十年之後,吳綿公爵久病之後去世,享年七十歲。他也被埋葬在磨底山的家族墓地。他的墓前有石刻對聯一副:
猛虎朝江占甲第,華峰映局卜簪纓。
宋卡城主吳綿公爵去世後,因長子吳宣烈已經在他之前過世,其他兒子對繼承城主職位沒有興趣,拉瑪四世國王任命吳誌仁(文爽)公爵的兒子吳寵(乃寵)為新城主。
吳寵(暹名乃寵)起初被昭封為子爵,爵號鑾頌缽披薩,兼任宋卡副城主。1859年,他晉升為侯爵,爵號丕頌缽披薩。
1884年,吳寵侯爵接替吳綿公爵,成為宋卡吳氏七世城主。
1888年9月,在前往馬來人城邦視察時,吳寵侯爵不幸病倒,回到家裏四天後就病逝。他有三位夫人和九子六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