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吳誌仁(文爽)公爵傳記(1 / 2)

吳誌仁公爵暹名文爽,號正興,是吳文臣伯爵的兒子,也就是吳文輝公爵的侄子。在拉瑪二世當政時期,十六歲的吳誌仁是泰王禦侍。他擅長打造風帆和舟船,因此拉瑪二世國王指派他監督在郊區央納瓦的船帆製作。吳誌仁幹得很好,定期向國王稟報工程的進度。國王很高興,把他提拔為“禦前近侍”。

當吳誌生(天生)侯爵被任命為宋卡城主的時候,拉瑪二世國王派禦前近侍吳誌仁(文爽)去擔任宋卡副城主,並晉升他為子爵。

在拉瑪三世當政時期,南方的廊織、北大年和拉曼(日欖)三個馬來城府宣布自治,宋卡城主吳誌生侯爵命令吳誌仁去平叛。吳誌仁成功地平定了那裏的分裂叛亂,擒獲了三個城府的頭目,把他們押解到曼穀去了。由於平叛有功,國王晉升吳誌仁為伯爵。

早在拉瑪二世當政時期,賽武裏城主就悄悄地向緬甸國王昂瓦進貢和效忠,並與越南和緬甸共謀攻打暹羅。但陰謀泄漏了,拉瑪二世國王命令洛坤府、宋卡府和博他侖府城主出兵攻打賽武裏。賽武裏城主逃到檳城的英國人那裏,私下裏訂立協議,未經曼穀同意允許英國租借檳城。

拉瑪三世當政時期,前賽武裏城主的侄子、海盜東姑目沙哇和東姑阿卜杜勒尋思報仇。在洛坤府和宋卡府的城主都在曼穀參加拉瑪三世太後葬禮的時候,兩個陰謀分子會同耀島(屬普吉府)的海盜頭目攻打賽武裏和董裏,迫使兩位城主逃往博他侖。然後他們還想攻打宋卡府,拉瑪三世命令洛坤府和宋卡府城主立即趕回去抵抗敵人。他還下令斯裏比巴(他)侯爵率領皇家軍隊趕去增援兩位城主。

抵達宋卡後,吳誌生(天生)修建了四個炮位來保衛城市,炮位之間相隔四百米的距離,相互之間有聯絡通道。裝備了大炮和鐵絲網的防護之後,宋卡城主吳誌生宣稱要與宋卡同存亡,決不後退一步。

由於吳誌生的嚴防死守,敵人沒能攻占宋卡,於是他們改變戰略,放火焚燒了乍納和貼帕(琵琶),然後在宋卡郊外設營與宋卡的軍隊對陣。宋卡軍隊兵力不多,形勢相當嚴峻。之前因為“洛坤奈”(一種宮廷歌舞劇)搜羅美女之事,宋卡府與洛坤府兩位城主之間鬧矛盾,所以洛坤府不肯沒有發兵前來增援。

幸好宋卡城主吳誌生(天生)有吳誌仁(文爽)這樣一位得力助手。吳誌仁伯爵把大炮搬移到了位於山上的吞島廟,向敵軍陣營發動了猛烈的炮擊。在摧毀了敵人的五個營地後,他率領士兵衝鋒陷陣,燒毀了敵軍剩餘的兵營,迫使他們返回賽武裏。當斯裏比巴侯爵率領的皇家軍隊趕到宋卡的時候,侵略者已經被擊敗了,所以他率軍返回曼穀去了。

1847年宋卡城主吳誌生(天生)侯爵去世,國王拉瑪二世任命吳誌仁(文爽)為宋卡城主,並晉升其為侯爵。

同年,吳誌仁為剛剛竣工的的三朗橋製作了漢文、暹文和馬來文三塊石碑,記載宋卡的政事以及建橋的經過和募捐情況。他還尊稱吳誌生為國主吳法興,自己為國主吳正興。